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8 10:16:35
每經編輯 畢陸名
11月17日晚間,潤豐股份(SZ301035)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11月15日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17.76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06%,最高成交價為50.38元/股,最低成交價格為49.72元/股,成交總金額為887.49萬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資金。
電科數字(SH600850)11月17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中電科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電科數字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中電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電科投資”)已分別取得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出具的增持專項貸款承諾函。其中,工商銀行承諾就中電科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增持專項貸款項目向電科數字集團提供不超過1.8億元的股票增持專項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1年。浦發銀行承諾就中電科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增持專項貸款項目向電科投資提供不超過1.4億元的股票增持專項貸款,融資期限不超過1年。
2024年10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宣布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本公司股票,可納入政策支持范圍。隨后,上市公司掀起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潮。
目前,首期3000億元回購增持再貸款已進入落地階段,上市公司回購或股東增持貸款申請有了實質性進展。
據上交所消息信息,截至11月16日,滬市共披露利用專項貸款進行增持回購公告78份,其中回購公告53份,貸款總額78.69億元;增持公告25份,貸款總額84.05億元。合計162.74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11月17日下午3點,深市有59家公司披露獲回購專項貸款總額134.61億元,11家公司公告取得增持貸款總額43.71億元,共計取得178.32億元專項貸款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周(11月11日~11月17日),潤豐股份、電科數字、電科芯片、東方鋯業、長春高新、得利斯、眾興菌業、洽洽食品、寧波華翔、東方盛虹、亞盛集團、大洋電機、柘中股份、長華化學、克明食品、瑞康醫藥、海亮股份、順博合金、神馬股份、天賜材料、熱景生物、華興源創、巨星農牧、久立特材、凱普生物、信宇人、京東方A、韶能股份、唐人神、吉林敖東、華發股份、順絡電子、科捷智能、盈趣科技、太平鳥、中國天楹、北部灣港、賽輪輪胎、金開新能等在內的近4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再貸款相關情況。
其中,東方盛虹11月13日晚公告,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以自有資金和專項貸款增持20億元—40億元公司股份。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將合計為其提供不超過28億元的股票增持回購專項貸款支持。
據證券日報報道,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對記者表示,一方面,股票回購可以直接減少上市公司流通股,對供需關系的影響更為顯著,能夠快速提振市場信心,這使得公司管理層更傾向于申請回購貸款以穩定股價;另一方面,從操作流程看,回購貸款通常由上市公司主導,審批程序相對標準化且快速,能夠滿足公司短期資金需求。而增持貸款涉及股東個人或機構,其審批需考慮更多因素,導致增持貸款的申請和發放周期較長,規模也因此受限。此外,股票回購再貸款政策的核心是通過企業行為穩定資本市場,而且,回購作為更易量化和評估效果的工具,也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優先支持。
楊超表示,目前獲得貸款的公司性質多樣,說明市場響應積極,政策資金供給充足;市值超百億元公司占比過半,進一步體現了政策對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企業的支持,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有效提振了資本市場信心??傮w來看,這一個月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的落地效果較為顯著,從貸款規模、行業覆蓋和市場信心提振等多方面體現了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楊超認為,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對回購增持貸款的認識和接受度將不斷提高,會有更多企業積極申請貸款以優化資本結構、穩定股價。另外,資本市場政策環境持續向好,也為回購增持貸款升溫提供了有利條件。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重要股東增持熱情高漲。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17日,年內A股公司新增1456單回購方案,預計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為2040.9億元;759家公司發布1551單股東增持計劃,增持金額上限超過7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告、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