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4 23:19:15
◎12月1日至3日,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的商業銀行陸續上調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升至3.1%。此次調整與近期市場回暖及銀行成本壓力增大有關。如南京首套房貸利率現為3.0%,杭州為3.1%。業內人士分析,房貸利率上調對購房者決策影響有限,但有助于銀行維持理想息差,穩定市場預期。豪宅市場的率先復蘇正帶動整體樓市逐步企穩。然而,專家提醒,上調利率需謹慎,以免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新增貸款基本都在回調,成交量很大。很難想象(在南京)一個成交價最高超8萬元/平方米的豪宅盤,能硬生生賣成流量盤。”
12月3日,江蘇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南京樓市資深評論員陳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
“從之前的2.9%上調到3.0%,12月1日開始又上調到3.1%。”談起近期杭州商貸利率變化,某大型地產公司工作人員張經理感嘆。
近期,有消息稱,杭州、南京、寧波等地商業銀行紛紛上調首套、二套房商業貸款利率。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江蘇多地以及廣州、佛山、福州、廈門、長沙、武漢、青島等城市均上調了首套、二套房貸利率下限,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最低水平已上調至3.1%。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近期包括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和銀行降低房貸利率在內的調整,很大程度上與輿論倒逼有關。目前,這些城市房貸市場已經企穩,交易量有所擴大。對于銀行而言,隨著市場的穩定,他們認為有必要將房貸利率恢復到正常狀態,設定一個合理下限。
頻創“2字頭”新低的房貸利率,又開始調頭向上。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南京,部分商業銀行支行的客戶熱線已更新為“你好,要買房,到XX行”等定制廣告語。南京某大型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2月他們執行的首套房房貸利率為3.0%,二套房3.2%。
雖然二套房房貸利率稍高,但在實際成交過程中,一線中介人員會主動想辦法幫購房者降低購房成本。
杭州某大型中介工作人員俞經理表示,現在杭州首套房房貸利率為3.1%,如果購房者名下有房子,我們可以幫忙掛牌出售,賣舊買新也算首套,利率是3.1%。
“都在往上調了,雖然調的幅度不大。”在俞經理看來,今后房貸利率可能不再會下降到之前水平。
陳誠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等待利率再次回調的客戶很少,因為利率上調的幅度不大,對于購房者決策影響有限。相反,一些已經認購的客戶,會擔心利率持續回調,從而選擇加速簽約,辦理貸款。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當前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上調跟近期當地市場好轉有一定關系,但房貸利率的波動調整或對市場預期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在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目標下,政策仍需要釋放更加穩定的預期。
“整體來看,當前房貸利率上調現象主要還是發生在少部分城市,銀行和業主預期發生積極變化。”陳文靜向每經記者表示,近兩年隨著LPR多次下調,商貸利率來到歷史低位,銀行凈息差不斷承壓,出于經營成本的考量,適度上調房貸利率有助于銀行維持更理想的息差水平。
從地域分布來看,李宇嘉指出,此次房貸利率上調主要集中在廣州、南京、杭州等地區。這些城市之前面臨房價下跌壓力大,穩樓市任務艱巨。社會輿論對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有所質疑,這種輿論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銀行調整房貸利率。
對于房貸利率未來趨勢及影響,陳誠分析認為,樓市復蘇一定是從一線城市開始的,從而帶動二三線城市跟進。而從城市角度來看,市場筑底反彈也一定是從頂流板塊、從豪宅開始,進而影響次級板塊,影響普通住宅。豪宅熱銷,除了對房價穩定有極大作用外,對于整個市場信心的提振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陳誠看來,一些房價已經筑底企穩的城市,跟進回調房貸利率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一些房價尚未調整到位的城市,不會輕易做出調整。
不過,李宇嘉認為,房貸利率上調在全國范圍內可能會成為普遍現象,但不是所有銀行都會采取這一措施。他解釋說,銀行普遍面臨成本壓力,尤其是國有銀行,利潤考核非常嚴格,加之資金成本約束,不愿意參與惡性競爭。
未來房貸利率走勢判斷,李宇嘉進一步分析認為,影響銀行房貸利率下限調整的因素,包括存款利率調整、政策利率(LPR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這些決定貸款利率的因素發生變化了,房貸利率自然也會調整。但不管如何,要告別單純的內卷式價格惡性競爭了。
某商業銀行管理層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銀行選擇通過適當上調房貸利率的方式來緩解自身壓力,這也是抓住了當前地產銷售端有所回暖的有利環境。不過在市場利率總體趨于下行的背景下,上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市場關注,極易對本有所修復的市場產生沖擊,需要給予特別關注。
“從中長期來看,無論是專項資金補貼,還是上調房貸利率,都是權宜之計,很難有持續性。銀行最終還是要從經營穩定性、增加優質客戶黏性角度出發,主動摒棄規模信仰,放棄買貸款、買客戶的粗放思維,要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注重商業可持續性。同時,金融管理部門也應做好引導,避免資產投放領域持續內卷,破壞市場秩序。”上述管理層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5517113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