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8 21:05:06
在回答“中國商業航天未來幾年內可能實現的突破性進展有哪些”這一問題時,中科宇航首席財務官樊娜表示:“運載能力有多大,空間的舞臺就有多大。所以,首先是大運力火箭和可重復使用技術的研制突破,同時配合發射技術上的創新,如電磁發射技術和商業發射場的建設等?!?/p>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文多
以2015年為發展元年,中國商業航天即將跨過十年之檻。十年過去,中國商業航天立于何處?近日,中科宇航首席財務官樊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坦言,近幾年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快車道,但總體來說還處于探索階段。
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與資本投入依然是決定行業能否提速的“關竅”。值得期待的是,商業航天在今年首次肩負起“新增長引擎”的期望,尤其是大規模星座組網建設與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應用已日益接近。
2025年,多款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商業運載火箭將迎來首飛,其中,中科宇航研制的液體運載火箭“力箭二號”目標于2025年9月首飛,該箭同時將作為主選火箭承擔中國空間站輕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談及中國商業航天的進展預期,樊娜表示,衛星產業的爆發增長是市場需求迅速增長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占軌保頻”的戰略要求;而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產業化應用,將大幅降低我國進入空間的成本。
中科宇航首席財務官樊娜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NBD:中國商業航天未來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是什么?
樊娜:首先,航天作為一個技術密集、科技含量高的行業,技術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內生需求和核心動力,關鍵技術突破是行業每一次跨越式發展的必要條件。
不同于體制內的航天企業,對商業航天而言,盈利是一大關鍵目標。因此市場的需求對于商業航天的發展起著牽引和拉動作用。隨著人們對太空探索、衛星應用等領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商業航天企業的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不斷擴大的市場,是商業航天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此外,市場是產業痛點和技術難關最直接的反饋方,可以為企業技術路線選擇和業務布局提供較為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我國商業航天這幾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戰略和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優勢,積極出臺落地政策鼓勵支持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 打造商業航天產業集群,為商業航天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除了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這三點,資本投入也是助力商業航天發展的重要因素,商業航天企業通常都有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特點,因此對資金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具備)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上市等多元化的融資途徑才能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NBD:中國商業航天在未來幾年內可能實現的突破性進展有哪些?
樊娜:運載能力有多大,空間的舞臺就有多大。所以,首先是大運力火箭和可重復使用技術的研制突破,同時配合發射技術上的創新,如電磁發射技術和商業發射場的建設等。其中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產業化應用,將大幅降低我國進入空間的成本。
其次就是衛星產業的爆發增長,這是市場需求迅速增長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占軌保頻”的戰略要求。
最后在政策和法律法規層面應該會有重大進展,比如航天立法,在統籌協調國家航天資源、規范航天秩序的同時,為商業航天創造公平的競爭機制、安全監管機制等。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NBD:中國商業航天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樊娜:目前商業航天在人才方面遇到的挑戰主要還是一線骨干人才不足,缺乏跨學科人才。但這幾年隨著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商業航天發展速度加快,技術、資本等資源迅速聚集,商業航天的產業生態加速形成,為人才的吸引和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技術研發方面,我們關鍵技術突破和技術創新還是相對緩慢,特別是相較于美國商業航天的飛速發展,這與國情環境、資本投入都有一定的關系。但目前國家在鼓勵企業突破關鍵技術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給企業集中攻關技術難題創造了有利條件和良好的機遇。
NBD:商業航天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人們對太空垃圾、航天安全等問題的擔憂,行業應如何應對?
樊娜:我們每次發射都會制定避免空間污染、減緩空間碎片措施及離軌策略,在滿足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通過改進航天器的設計和制造工藝,進一步減少太空垃圾和空間碎片的產生。比如我們在級間分離使用的冷氣推沖裝置,就避免了傳統爆炸式分離會產生爆炸碎屑污染物的問題,目前只有SpaceX和中科宇航在級間分離使用了此項技術。
未來,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以及國際合作的增多,推動建立對空間有害污染物問題的共識,以及協調太空利益相關方共同關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是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與行業利益最大化的基礎。
航天是高風險行業,這里的高風險是針對產品研制的成敗而言的,而安全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在第一位的,因此適度合理的監管是為行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的。中科宇航也希望在公司和整個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能與監管部門積極配合、加強溝通,不斷優化監管措施和管理流程,助力中國商業航天穩健、快速地發展壯大。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NBD:中國商業航天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商業航天市場?中國在推動國際商業航天合作方面可以發揮哪些獨特優勢?
樊娜:中國商業航天融入全球商業航天市場,其實是有很多機會的。我國作為航天大國,已牽頭發起了多個航天多邊合作項目,比如“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等,這些項目為商業航天公司參與國際大型航天項目提供了潛在的機會。
還有日益旺盛的國際發射服務需求,也是我國進入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的契機。今年11月11日,中科宇航發射的“力箭一號”遙五火箭,就搭載了一顆“外”星,這是我國民(營)商(業)火箭企業首次承接國際發射服務,實現了我國商業航天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重大突破。
近兩年我國商業航天發展速度很快,在技術、成本和服務方面已有明顯優勢,已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體系,從衛星制造到火箭研發等領域均有涉及,這也為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衛星數據、衛星服務等業務都是進入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的切入口,可以由火箭企業與衛星企業聯合為國際用戶提供在軌交付業務。但要實現與全球商業航天市場的良好融入,我們還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支持與開放,積極鼓勵商業航天企業走向國際,明確責權邊界、管理機制和實施規則,簡化優化審批環節,進一步提高市場化程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