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貨幣市場的宏觀調控,正向我們步步緊逼,6月以來,銀行間拆借利率連續創新高。20日午間,建設銀行隔夜拆借利率更是達到18%。流動性收緊已是不爭的事實。在資金收緊的背景下,市場對房地產項目更為挑剔。無論是投資人、股東,還是客戶都在尋找價值更高的產品。但是沒有了坐地起價的市場環境,地產人靠什么為大眾創富?營銷的鐵律告訴我們,答案很簡單:就是價值創造。
何以創造“價值”
城市價值創造: 世茂在一個垃圾坑里建起的深坑酒店來如何通過為城市變廢為寶
業主財富創造: 嘉凱城通過建城,來提升一個區域的居住價值
股東價值創造: 陽光城如何通過快速銷售和周轉
為何價值需要“創造”?
城市管理者需要價值創造。沒有了四萬億,沒有了巨額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優質的房地產項目將撐起城市新亮點,為這個城市送出一張新名片。
投資者和股東需要價值創造。因為房地產行業已經不可能再演當年高房價的神奇,行業平均利潤率維持在合理水平,是不可逆行的大趨勢。
購房者需要價值創造。即使是自己住的唯一一套住宅,也希望這項資產的增值速度能保持每年高于CPI的增幅。如果開發商通過一系列的價值創造,讓自己擁有的住宅在房價不漲的大環境下,能在換房時賣出一個高價,那將是一個無比令人激動的驚喜。
2011年,我們以“道德是開發商的血液”開啟了中國價值地產總評榜的元年。2012年,“如何活下去”讓價值地產的話題變得格外沉重。沒有價值的樓盤,會因為沒有來自購房者的喝彩,被打入市場的冷宮,最終被掃入歷史的灰塵堆。沒有價值的企業,則如同迅速隕落的流星,瞬間跌入覆滅的深淵。
今天,當我們逐漸復蘇,我們重新審視價值的意義!重新面對“創造”價值的重要性!,我們必須通過2013中國價值地產總評榜的平臺向世人宣告,我們不可或缺,我們獨一無二,我們不可復制。
“價值”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概念,“地產”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當“價值”遇上“地產”,我們將價值具象化,條分縷析地呈現“價值地產”。
● 持續性:必須在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仍然擁有強勁生命力和市場影響力。
● 規模性:必須擁有至少五年以上開發經驗,開發規模超過30萬平方米每年動用的資金規模超過30億元。
● 典型性:已經或者即將成為所在地區的經典,并且在時代的不斷進步中,永遠不會落后。
2013價值地產亦能展現可能的趨向——新型城鎮化是新一個五年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房地產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新的經濟周期,我們怎樣借助新型城鎮化擴大行業,提升它的內涵,轉變增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