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5 02:44:17
市場對于未來Libor進一步走低的預期也在加大。一項4月6日至9日進行的調查顯示,英國銀行協會12家參與Libor定價的銀行預期今年6月底前,三個月期美元Libor可能進一步下滑至1.04%。而上個月,這一調查的平均預測為1.21%。
每經記者 馬駿骎 發自上海
就在市場普遍為金融危機是否已經見底爭論不休之時,上周,三個月期倫敦銀行間美元拆借利率(Libor)由一個月前的1.33%大幅下降到1.13%,這也創下了自今年一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這可能意味著金融危機的第二階段——即流動性危機階段已經漸漸步入尾聲。
孫立堅說,金融危機第一階段,即債務危機于去年8月份開始步入第二階段,即流動性危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就是Libor利率走高、企業債市場利率走高。他認為最近Libor的下降主要是因為各國政府救助銀行系統的效果開始顯現,通過剝離銀行資產,為金融機構做信用擔保,包括無限期的信用擔保,銀行間的信用關系已經重新建立起來。
市場對于未來Libor進一步走低的預期也在加大。一項4月6日至9日進行的調查顯示,英國銀行協會12家參與Libor定價的銀行預期今年6月底前,三個月期美元Libor可能進一步下滑至1.04%。而上個月,這一調查的平均預測為1.21%。
孫立堅指出,在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改善的同時,還必須關注企業債市場的利率情況,一旦企業債市場也開始回暖,資金開始流向市場,實體經濟就真的能說“見底”了。“如果企業債市場沒有回暖,實體經濟部門的倒閉和債務危機仍可能反作用金融體系,只有企業獲得資金并產生利潤,才是一個真正的良性循環的開始,但接下去市場可能會擔心釋放了那么多的流動性后,是否會再度引發通貨膨脹,”孫立堅說。
不過也有經濟學家對于全球經濟復蘇仍持悲觀態度。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日前就表示,他對全球經濟復蘇依然“悲觀”,原因是無法找到下一輪經濟新的增長點。雖然近來美國零售、成屋銷售、工廠訂單和庫存等數據表明經濟下滑正在減速,但下滑減速并不意味著“觸底”。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