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04:31:22
顯然,中石油提價調研是配合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系列動作,天然氣價改下一個推出的時間點極有可能是“兩會”之后。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原本有望在1月份上旬出臺的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并未如期出臺。
昨日(1月19日),中石油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透露,近期中石油一直在對西氣東輸沿線的下游用戶做提價調研。燃氣公司人士稱,自本月起,中石油對外銷售的天然氣已不再開具銷售發票,此舉或是為了漲價后補回差價。
業內人士預計,氣改方案下一個推出的時間點極有可能是“兩會”之后。
中石油與下游溝通漲價方案
近來,中石油在對西氣東輸沿線的浙江、江蘇和上海等地的下游用戶做提價調研。中石油有關人士表示,相關銷售公司與下游用戶接觸,聽取用戶對漲價的反映,溝通漲價方案,了解下游能承受多大的上漲幅度。
據杭州巨能燃氣公司內部人士稱,此次中石油溝通的漲價方案是天然氣存量部分維持原價、增量部分漲價。以浙江為例,目前每年供應到位的天然氣為13億立方米,之后要逐年增加到20億立方米,這7億立方米的增量將要求價格上漲。
蘇州華峰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華峰)相關人士介紹,存量氣指西氣東輸一線氣,產自塔里木;增量氣指西氣東輸二線氣,主要來自中亞。
對于漲價幅度,各公司說法不一。杭州巨能燃氣內部人士稱,是在目前的門站價格基礎上上漲10%。南京港華燃氣稱,南京民用終端價格可能漲到2.71元/立方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上海民用天然氣終端價格可能漲至2.9元/立方米~3.0元/立方米。數據顯示,目前南京和上海的民用天然氣價格分別為2.2元/立方米和2.5元/立方米。
息旺能源分析師說,上述兩種說法的漲幅不一致,但并不矛盾。目前,上海、浙江和江蘇等地接收的為西氣東輸一線的天然氣,屬于國內的低價氣源,因此價格率先上浮。而此后的增量部分將加入西二線中亞天然氣,是業內公認的“貴氣”,若按照中石油價改方案——多種氣源綜合加權平均來計算,門站的混合天然氣價傳遞到終端,價格漲幅將進一步提高。
華峰液化有關人士說:“價改后,中石油管道天然氣均價可能為2元多,現在是1.5元左右,上漲近50%。”
以往,城市天然氣終端用戶價格調整采用聽證會的方法,常出現上下游不能聯動或者聯動推遲,給地方燃氣公司帶來損失。據悉,天然氣價改出臺后,上游可能調價下游可以順調,那么燃氣公司也不用召開聽證會。
氣改或“兩會”后推出
“我們現在是高價買氣,低價出售,比較難受。”中石油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很想抓緊時間早日理順價格,我們也只能等國家發改委的調價通知。”
息旺能源分析師盧慶稱,1月份啟動天然氣價改的呼聲一直很高,但國家并沒有實質表態,并沒有出臺定價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華峰液化相關人士透露,1月份,中石油市場部已向下游公司發了傳真,從1月份起銷售的天然氣不開具銷售發票,可能是想等價改后,把少收的錢補回來。
“中石油不給我們發票,我們也不會給下游用戶開發票,現在就是這種局面。”華峰液化人士說道,“這樣一來,整個天然氣產業鏈上的公司直到終端工業用戶都沒有拿到銷售發票。”對此,中石油有關人士說:“現在是只用氣以后再結賬。”
2009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通氣,至此,中亞氣將進入西氣東輸二線西段,2010年下半年將進入二線東段,年底到達廣州。
華峰液化相關人士稱,中石油在原油價格最高位時買進中亞氣,現在只能通過漲價轉嫁給下游用戶,下游用戶也只能是層層漲價,最后由用氣量最大的終端工業用戶承擔。
對于近期中石油的提價方案,燃氣公司和下游用戶多持“不接受”的態度。華峰液化相關人士說,終端工業用戶不只是用天然氣,還使用液化石油氣、柴油、重油和燃料油等,天然氣價格漲得太高,它們也會改用其他燃料。以液化石油氣為例,目前液化石油氣價格與天然氣價格持平。如果價改后,天然氣要5元/立方米的話,折合成液化石油氣的價格為7000元/噸,而現在液化石油氣只有6000元/噸。
“天然氣價格現在比較敏感,國家推遲調價可能有宏觀上的考慮,政府也會考慮到上下游各方的利益。”中石油有關人士表示。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稱,何時出臺價改,“我這兒沒有說法,等國家通知。”
盧慶分析,目前漲價的時機還不成熟,再說國內面臨通貨膨脹壓力,所以可以會推遲。
顯然,中石油提價調研是配合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系列動作,天然氣價改下一個推出的時間點極有可能是“兩會”之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