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1 02:02:56
每經實習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作為企業,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賬戶,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源消耗是多少,這樣才能去有的放矢地進行監控,最終達到節能的目的。”
當低碳經濟的呼聲越來越高之際,企業如何才能尋得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活躍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領域的民間研究型公益機構,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主任葉維佳認為,企業必須要充分參與市場競爭,走綠色的、環保的、低碳的發展之路。同時,一個企業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賬戶,如此才能知曉自身的能源消耗情況,最終達到節能減排。
2010年6月10日,葉維佳(以下簡稱葉)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NBD:現在被關注的、被培育的中小企業中,其負責人以及員工對于低碳經濟的認知程度如何?對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怎樣?
葉:應該說,中國新一代的產業模式變革,其主導力量在企業家身上。在企業發展初期,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素質,除了具備傳統企業家的基本素質外,還應該有兩個方面的重要素質。首先,應有很好的環境理念,自身對于環保有很深的領悟。同時,要有社會理念,自身要有意識地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從我接觸到的中小企業來看,他們對低碳經濟的認知程度都很高。NBD:你說過要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的問題,那么這些中小企業如何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
葉: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相當程度上都依賴政府,但是政府的扶持是有階段性的,也是有限度的。中小企業必須要走與傳統行業發展迥異的路子,假若這些企業永遠生存在政府的庇護下,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發展將會成為問題,因此必須要進入市場的考驗中。
比如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這個模式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被引進中國,在北京、山東等地試行,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發展起來,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太低,市場手段用不上,政府只有去補貼,補貼之后形成的價格信號,重新調整了企業的利益點。
NBD:企業有無建立起相關的節能減排機制,以從制度上做一些約束性的指標?
葉:節能減排對于任何企業而言,都應是必要的,特別是能源價格在產品成本結構里面占10%~15%以上的企業,這個時候作為企業來講,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賬戶,因為只有這樣,作為企業自身,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源消耗是多少,這樣才能去有的放矢地進行監控,最終達到節能的目的。
NBD:目前在可持續發展領域,除了能源匱乏的挑戰之外,還面臨著什么樣的新問題?
葉:我們國家作為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大戶,目前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挑戰,應該更加有意識地注重環保。另外我認為水源的污染問題,絕不亞于能源匱乏帶來的挑戰。另外,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鐵礦、銅礦等資源,我國現在基本上靠進口,所以節能減排面臨著嚴峻考驗。
我認為,循環經濟在中國絕對不應是一個時髦的口號。
NBD:國內低碳經濟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政府和公眾應作何種努力來促進節能減排?
葉:低碳經濟的核心的是能源問題,特別是一次能源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產業化發展問題,所以低碳經濟的側重點,應是改變中國的能源消耗結構,這和國家的某些產業結構是息息相關的。
另一方面,從個體的行為來講,低碳經濟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千百萬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消費者有兩個信號可以刺激促進低碳經濟,一是價格信號,或是市場信號;另外主要是理念信號,或是信息信號,比如買洗衣機,消費者如果能把能耗的高低作為選擇某款產品的標準時,我們可以說這就直接促進了節能減排的工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