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0 01:11:19
如果只是看今年全球資產表現的話,你肯定以為股票市場迎來了一場等待已久的牛市。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你是否記得 “股神”巴菲特在《財富》雜志上發表的年度致股東信上稱,可以出手買股票了;你又曾否記得高盛那篇經典的報告,“現在買股票是一生一世的機會”。但現在需要小心這些狡猾的辭藻,因為美國國債需求已創出歷史新高。
供給銳減下的搶購
如果只是看今年全球資產表現的話,你肯定以為股票市場迎來了一場等待已久的牛市。在美國,標普500累計漲幅為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更達到18%;在亞太市場,恒生指數和日經指數漲幅均超過12%。
要理解這種“牛市”的根基似乎并不難,一方面美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另一方面各國央行仍在維持貨幣寬松的狀態。于是,人們開始紛紛幻想能在下一輪大牛市中撈一把,高盛就在近期提出現在應賣出債券、買入股票,因為股票相比債券的潛在回報率正處于一個時代的最好水平。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美好的想法背后卻潛伏著危險。據Bloomberg,美國政府今年標售了5380億美元債券,其中每1美元就獲得投資人3.19美元的投標,創自1992年有此項記錄以來的新高。事實上,美國國債需求大幅攀升意味著,即便美聯儲不再推出QE3,但美國國債利率仍會維持在相對低位,那么聯儲何必再費心思通過購買資產來壓低長期利率?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有如此多資金涌入債市?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看好全球經濟前景,會更多配置風險資產(如股票),但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答案在供應端上。資料顯示,2008年時由美財政部出售的短債多已到期。今年美債凈供應額平均每月下跌325億美元,至目前的773億美元。這就使每月平均有994億美元的現金可投資到期債,同比上升46%。另據CRTCapitalGroupLLC披露,一旦到期公債的收入拿去再投資,美債的凈供給額將減少30%。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來自銀行。目前購買美債的主力之一是商業銀行,其年內已購入628億美元國債,超過了2011年總額。有分析人士就認為,銀行需要配置債券來滿足多德弗蘭克法案以及巴塞爾III要求。
同時那些持有大量現金的企業也垂涎國債。據美聯儲數據,自2009年以來,非金融企業現金持有已上升56%至創紀錄的2.23萬億美元。對此,StandishMellon資管全球宏觀策略師TomHiggins稱,“銀行不得不買入更多國債,企業也有大量閑置資金,最終還是買了債券。由于在過去20年來投資者經歷了兩輪股市暴跌,固定收益產品的需求自然就提升了。”
數據是更好的證明。據Bloomberg,債券基金今年吸引了620億美元凈利潤,自2008年共吸引837億美元。相比之下,股票基金今年凈流入反下降了16億美元,自2008年凈流出3968億美元。
股票買入機會尚不成熟
時間回到今年2月,華爾街三劍客之一的“股神”巴菲特明確告訴投資者,考慮到美國國內通脹率,債券市場已喪失投資價值,投資者可以更主動的配置股票類資產。此后不久,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收益率自3月6日后的一周左右時間從1.95%一度攀升超過2.3%。一時之間,眾機構開始鼓吹美國股市將進入“牛市”,就連高盛也向其客戶強烈推薦股票,稱目前是一生一次的買入股票良機。
問題是,當資金正不斷吃進美債時,如果在沒有新增資金進入的情況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甚至全球股市不大可能迎來 “大牛市”?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的齊魯證券宏觀分析師劉啟元認為,“實際上,目前美國國內不缺錢,商業銀行是美國國債最大的需求主體,資金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加大,可以直接反映出美國國內并不缺‘錢’,缺的是有足夠吸引力的投資渠道。”
波士頓斯坦迪什梅隆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宏觀策略分析師TomHiggins的觀點更直白,他指出,因為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銀行是不得不被動配置更多國債,同樣,企業擁有的現金流達到創紀錄新高,多方合力推升對國債的需求。
市場風險偏好或許還需要更進一步觀察。紐約新斯科舍銀行國債交易部負負責人CharlesComiskey在此前接受彭博采訪時說:“現金持有人擁有著決定權,僅當美國GDP增速達到3%~4%的水平,市場資金才會由防守轉向進攻。”
不過,劉啟元對這一假設持保留態度,他認為,“從目前經濟數據看,或許美國經濟到2013年增速都將維持在2.5%左右的水平。同時,美聯儲為維持經濟復蘇步伐,必將保持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壓制,而如果經濟復蘇受阻新一輪QE(量化寬松)不期而至,則將打擊市場信心,推動對國債的需求,進一步打壓股市上行空間。因此,所謂‘一生一次’的買入機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