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京威股份陷退市鬧劇說明什么?

    2012-05-09 01:58:45

    京威股份身陷退市鬧劇告訴我們,任何一條會觸發退市的條件,上市公司都不應漠視。

    6300股流通股對于一家總股本達3億股的上市公司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卻攸關今年3月9日才掛牌的京威股份的“生死”。京威股份高管王立華不經意間增持自家公司6300股股票的行為,也正在市場中持續發酵,結果如何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不計入社會公眾股。盡管王立華買入股份只占京威股份總股本的0.0021%,但卻由此導致京威股份社會公眾股低于總股本25%的比例。如果京威股份的社會公眾股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25%的比例,那么其將不具備上市條件而面臨退市風險。

    身陷退市風險的鬧劇,上市公司亦與深交所積極溝通以尋求 “滅火”的方法。無論是該高管主動辭職或是在規定時間內實行公開增發以增加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也好,還是王立華主動違規全部拋售股份也好,京威股份的退市鬧劇教訓都是深刻的。

    其一,4月18日買入股票,上市公司5月7日才公告,中間這么長的時間內,監管部門、上市公司、保薦機構以及高管本人等,居然都沒有發現增持行為可能導致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試問,監管部門平常是如何對市場實施監管的?

    其二,上市不久的京威股份目前仍然處于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期內,如果說京威股份的高管在上市之前不熟悉上市規則還情有可原的話,那么在掛牌之后還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保薦機構又是如何 “督導”的呢?京威股份保薦人國信證券是否也該承擔督導不力的責任?

    其三,上市公司治理與高管本人方面的問題。雖然是高管個人買入自家公司的股票,但也暴露出京威股份公司內部治理上存在的缺陷。既然是上市公司,無論是其公司治理,還是高管本人,都應該符合一家上市公司最起碼的要求,至少要對市場的游戲規則做到心知肚明。

    區區6300股股票,其引發的卻并非只是退市風險這么簡單。在這一鬧劇中,監管部門、上市公司、保薦機構以及高管本人全部 “被涉及”。如果京威股份沒有解決好高管增持的問題,最終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停牌,還將波及詢價機構與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更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京威股份的退市鬧劇,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長期以來,市場關注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一般都盯著其業績,很少關注股權分布是否合規等方面。而京威股份身陷退市鬧劇告訴我們,任何一條會觸發退市的條件,上市公司都不應漠視。

    另一方面,近幾年為數眾多的新股紛紛魚貫而入在滬深市場掛牌,京威股份保薦機構督導不力其實也并不意外。畢竟,保薦人更關心的是發行人能否上市,是否能夠以高價發行。畢竟,重上市輕督導已成當前保薦行業的“潛規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300股流通股對于一家總股本達3億股的上市公司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卻攸關今年3月9日才掛牌的京威股份的“生死”。京威股份高管王立華不經意間增持自家公司6300股股票的行為,也正在市場中持續發酵,結果如何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不計入社會公眾股。盡管王立華買入股份只占京威股份總股本的0.0021%,但卻由此導致京威股份社會公眾股低于總股本25%的比例。如果京威股份的社會公眾股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25%的比例,那么其將不具備上市條件而面臨退市風險。 身陷退市風險的鬧劇,上市公司亦與深交所積極溝通以尋求“滅火”的方法。無論是該高管主動辭職或是在規定時間內實行公開增發以增加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也好,還是王立華主動違規全部拋售股份也好,京威股份的退市鬧劇教訓都是深刻的。 其一,4月18日買入股票,上市公司5月7日才公告,中間這么長的時間內,監管部門、上市公司、保薦機構以及高管本人等,居然都沒有發現增持行為可能導致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試問,監管部門平常是如何對市場實施監管的? 其二,上市不久的京威股份目前仍然處于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期內,如果說京威股份的高管在上市之前不熟悉上市規則還情有可原的話,那么在掛牌之后還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保薦機構又是如何“督導”的呢?京威股份保薦人國信證券是否也該承擔督導不力的責任? 其三,上市公司治理與高管本人方面的問題。雖然是高管個人買入自家公司的股票,但也暴露出京威股份公司內部治理上存在的缺陷。既然是上市公司,無論是其公司治理,還是高管本人,都應該符合一家上市公司最起碼的要求,至少要對市場的游戲規則做到心知肚明。 區區6300股股票,其引發的卻并非只是退市風險這么簡單。在這一鬧劇中,監管部門、上市公司、保薦機構以及高管本人全部“被涉及”。如果京威股份沒有解決好高管增持的問題,最終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停牌,還將波及詢價機構與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更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京威股份的退市鬧劇,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長期以來,市場關注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一般都盯著其業績,很少關注股權分布是否合規等方面。而京威股份身陷退市鬧劇告訴我們,任何一條會觸發退市的條件,上市公司都不應漠視。 另一方面,近幾年為數眾多的新股紛紛魚貫而入在滬深市場掛牌,京威股份保薦機構督導不力其實也并不意外。畢竟,保薦人更關心的是發行人能否上市,是否能夠以高價發行。畢竟,重上市輕督導已成當前保薦行業的“潛規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無錫:15152247316廣州:020-89660257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