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互保危機風險漸顯 浙江部分民營擔保公司零業務

    2012-08-01 00:54:42

    部分擔保公司已出現資不抵債現象,業務萎縮,一些擔保公司甚至采取了暫停擔保業務的策略。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高翔 發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高翔 發自上海

    在浙江注冊成立一家擔保公司,一年過去,還未做一筆擔保業務。在目前的浙江,這種情況并非個例。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李虹曾在浙江省政府的一次專題會議上表示,部分擔保公司已出現資不抵債現象,業務萎縮,一些擔保公司甚至采取了暫停擔保業務的策略。

    有擔保公司業內人士表示,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某些銀行取消了民營擔保公司的準入資格,加上一些擔保公司自身違規放貸卻收不回資金。同時,信用環境惡化,銀行、企業和擔保公司避險心理有所增強。面對挑戰,擔保公司何去何從?

    浙江一些擔保公司暫停擔保

    王剛(化名)去年6月在杭州周邊縣市注冊了一家擔保公司,迄今為止,沒做一筆擔保業務。今年6月,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許可證剛剛做了轉期。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像我這樣拿著執照但卻不做業務的公司,有一批。浙江一些擔保公司其實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

    王剛所說的狀況已引起了浙江當地的重視。去年年底以來,部分中型企業受困于互保和盲目投資,遭遇銀行抽貸,出現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的風險。據浙江省官方的監測,5月份以來,在出險的企業中,有60%是因為為其他企業的擔保代償后,出現了資金困難。

    部分受困企業上書政府,希望政府出面協調,保證銀行不抽貸。6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召開“改善金融發展環境,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專題會議。會上,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李虹直言,當前“擔保難、難擔保”問題逐步顯現,越來越突出地影響地方金融發展環境。李虹表示,進入二季度以來,資金鏈斷裂事件仍有發生,這使得企業聯保、隱形互保風險隱患逐步暴露。作為應對,部分擔保公司已出現資不抵債現象,業務萎縮,一些擔保公司甚至采取了暫停擔保業務的策略。

    杭州某民營擔保公司副總經理蘇華(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今年以來,企業資金鏈斷裂的事件“層出不窮”,浙江的一些擔保公司也深陷其中,行業人士對此也諱莫如深,“平時聚會時也避談這些。”他說:“同一個地區的銀行、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很多客戶是重疊的。一個客戶出了問題,銀行、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會同時陷進去。”

    浙江香溢擔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雅雯對記者表示,目前會比較謹慎地開展業務,主要是對客戶的篩選甄別,而不是簡單地提高擔保費率。她認為,就算提高1到2個百分點,也不能完全覆蓋風險,還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杭州市余杭區擔保協會秘書長龔惠忠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杭州地區也有一些融資性擔保公司的主營業務進展困難,開始去做別的業務,但資金沒有收回來。但經過整頓,目前行業的規范性有所提升。

    杭州某國有擔保公司總經理胡建國(化名)對記者坦言:“前幾年,經濟處于上行周期,部分民營擔保公司的業務規模大、發展快,形勢好時利潤非??捎^,但是假如出了問題,也要賠很多錢。”蘇華表示,這個行業正面臨挑戰,接下來會面臨洗牌。

    難獲銀行準入

    在經濟下行、信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銀行的避險心理也在增強,對合作擔保公司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

    去年12月,工行總行向二級分行下發了《融資性擔保機構信用風險管理辦法(2011年版)》(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提高了銀擔合作的門檻。其中第二條規定:“我行應主要與政策性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合作。政策性擔保機構是指中央部委、省(市)、地市級政府全資或控股成立的專業擔保機構。”這意味著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已無法獲得工行的準入資格。

    杭州全球網董事長方興東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工行是明確發文警示風險的,杭州地區的其他大行其實也有類似操作。

    蘇華表示,企業去銀行貸款,如信用不足,需向擔保公司“買”信用--前提是擔保公司要取得銀行的準入授信。假如未取得銀行的準入授信,即使企業找上門來要求擔保,也做不了業務。幾年前,銀行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紛紛與擔保公司合作,口子也放得比較大。但在中擔等案件被曝光后,一些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紛紛暫停了與民營擔保公司的合作。一些擔保公司被踢出了銀行的合作序列,而新成立的擔保公司又無法獲得銀行準入,王剛的擔保公司就是例證。

    浙江省信用擔保協會秘書長盧紹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銀行對合作的擔保公司有嚴格要求,如經營時間、擔保規模等,而新成立的擔保公司沒有業務量做支撐,因此會陷入一個怪圈——急需發展業務的擔保公司卻做不了業務。

    出路:規模制勝?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擔保業務風險高、費率低,意在扶持中小企業,有較強的公益性,這對民營擔保公司來說是個挑戰。

    胡建國認為,民營擔保公司,純粹靠擔保費生存會很困難,因此去做一些資金業務、甚至放高利貸,但這超出了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業務范圍,是違規行為。而且,從擔保公司自身來看,也非長久之計。他強調,擔保業務有公益性質,由政府主辦比較合適,并不適合民營企業。

    蘇華的公司是民營企業,他認為擔保公司要生存做大,唯有練好內功。他說:“擔保公司的盈利模式很單一,收2%~3%的保費,政府的補貼也很有限。我認為做好風險和盈利的平衡,把規模做大,再加上政府補貼,民營擔保公司也能存活下去,且活得很好。”

    作為行業協會的代表,龔惠忠也認為擔保業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政府要出臺政策,營造良好的環境。另外,需要一批資質良好、在市場上磨練了十幾年的擔保公司,再加上行業協會的引導。此外,行業自律也很重要。盧紹基則認為,不論是國有還是民營擔保公司,都要注重品牌打造及產品創新,才會得到市場認可。

    行業面臨洗牌挑戰,而政府方面也意在精簡機構。日前,浙江省官方發布了融資性擔保行業五年發展規劃,計劃到2016年末,把全省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總數從目前的676家精簡到400家左右。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高建明曾表示,一般情況下,成熟的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放大倍數至少在5倍以上,目前浙江省里的行業水平只有3.13倍,僅略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按照五年規劃,到2014年底,浙江省融資性擔保機構年平均擔保放大倍數要達到4倍以上,期末達到6倍以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