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萬向獲準收購A123民用業務 技術轉移或成壁壘

    每經網 2013-01-31 09:01:17

    國內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這對萬向集團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此交易仍存巨大風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網1月31日訊(記者 戴高城 發自上海)

    美國當地時間1月28日晚,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IFUS)正式宣布,同意萬向集團收購美國電池生產商A123系統公司(A123 Systems)。盡管此前,美國部分議員表示,這項交易可能會因涉及美國政府的敏感技術而被終止。

    2012年12月,萬向集團美國業務部門在A123系統公司的破產拍賣中,支付2.57億美元收購A123系統公司旗下汽車電池業務以及相關資產,出價水平超過了競爭對手全球最大汽車電池生產商江森自控公司。

    國內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這對萬向集團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此交易仍存巨大風險。

    意在轉型新能源

    A123是美國納米磷酸鐵鋰電池和系統的開發制造商,同時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從材料到系統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A123一度是美國鋰電行業的一匹黑馬,在2009年獲得美國能源部2.49億美元的一筆撥款后,憑借強大的資本運作和市場推廣,快速超越老牌電池企業,市值一度高達26億美元。 

    盡管A123近年產能建設投資近10億美元,每年產出數百萬顆電池芯和數百噸正極材料粉體,不過該公司財務數據在2011年開始急轉,2011年銷售額1.58億美元,凈虧9700萬美元,2012年第二季度虧損高達8300萬美元,毛利率降至-44%。  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年初,一場問題電池召回讓A123要付出6680萬美元,導致A123的股價一度下跌了71%,至47美分。

    就在此時,萬向集團提出了投資意向,之后經多次協商,雙方于2012年8月16日簽訂了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萬向集團計劃向A123提供4.65億美元的資金,成為A123公司最大的股東,控制A123公司80%的股份,并且掌管A123在美國底特律市的兩家電池工廠以及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一家工程中心。在協議簽訂的一周內,萬向集團向A123提供了2500萬美元的初始信用資金。

    然而兩個月后,A123突然宣布終止與萬向的合作,并向法院提交了破產申請,轉而投向美國江森自控公司,但隨后江森自控又宣布放棄向A123提供7250萬美元債務人持有資產貸款。萬向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萬向此前投入了2500萬美元,是第一債權人,即便江森自控收購,其依然要與萬向坐下來談判優先償債,迫使江森自控不得不放棄。”

    去年12月8日,萬向集團在A123破產拍賣中以2.566億美元價格擊敗美國江森自控和日本NEC的聯合競標,成功拍下該公司除政府及軍工業務外的所有資產。接下來只要等待CIFUS批準,該交易即可完成,但同時就在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宣判同意萬向收購A123之后,江森自控隨即針對這一裁決提出上訴,并稱一旦萬向的收購最終不能得到CIFUS的批準,將準備隨時接手A123。 

    江森自控之所以提出上訴,是因其并不被看好該交易會獲得批準。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會和美國戰略性材料顧問委員會的部分委員甚至以“國家安全”為由,迫使CIFUS阻止該交易。

    而更早前,A123獲得了美國新能源政策扶持的2.49億美元補貼,盡管這筆錢還有一半未公布,因此包括8名參議員在內的政要給財政部長蓋特納、能源部長朱棣文和其他政府高官致信:“(A123)這些資產、技術和知識產權都是通過美國納稅人的錢開發的,將其轉讓至外國企業是不負責任的。” 

    據??怂剐侣劸W的報道,為避免壁壘,萬向集團為此成立了一家為專門收購A123的信托機構,該信托機構只針對民營業務。 而CIFUS同意該交易的另一個原因在于A123的政府和國防合同由美國的Navitas Systems公司以2.25億美元所拍得。 盡管美國方面仍然有各種反對聲音,但這筆收購最終得以完成。西南證劵分析師劉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對萬向來說是一個利好,萬向原來就是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它想往新能源這個方向轉型,現在這個目的達到了,也由國內市場達到國際市場。一方面,有美國背景的國際市場,起點就比較高,能達到輻射其他國家市場的能力;另一方面,從美國出來的產品,一般貿易壁壘和摩擦也比較少,總的來說有利萬向在國際市場的開拓。”

    未來仍存巨大風險

    萬向集團收購美國A123公司成功后,被稱贊為民營企業收購國際公司的“標志性事件”,不過仍有不少人表示對萬向前景的擔憂。 早前,萬向美國公司總經理倪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收購本身存在較大的行業不確定性,由于汽車用鋰電池的使用成本過高,市場推廣困難,在三五年之內盈利都很困難”。 

    業內人士也表示,“中國汽車行業想直接從油動力系統跨越到純電動車行列,無論從市場還是技術都是不成熟的”。 劉峰也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所有新能源技術的汽車沒有一家是主動推向市場的,全部是接受訂單后的被動生產,這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后續服務配套跟不上,當然,萬向收購A123可以實現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的轉型,作為萬向的技術儲備,一旦市場氣候好了,其會占得先機。”

    上述人士還表示,“A123本身的技術是否成熟還有待觀察,另外A123的電池還涉及軍用技術,有些電池既可軍用也可民用,如何做出鑒定?同時專利技術的轉讓是否能順利進行都會影響到萬向集團最后的戰略”。 對此,劉峰也認為,“在技術轉移上有可能產生壁壘,就像此前的薩博收購案,企業的收購不一定全部占有其專利技術。用錢買專利技術本身存在很大問題,像我們整個行業一樣,用市場換技術始終沒有換來,我們收購一家企業,專利權可以另外約定的,收購這家企業,專利權不一定屬于收購者,還需另行簽訂協議來商定這個問題,如果美國方面認為專利技術是公司另一項重要資本的話,也有可能成為雙方的一個焦點問題。” 同時,“萬向如何吸收這些技術,形成自主研發的技術能力并用于生產才是萬向將要遇到的最大問題,另外從國際幾家大車商的技術策略看,幾乎沒有一家把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作為發展的唯一方向,也沒有把它作為主流技術,萬向押寶A123的這項技術也存風險”,上述行業人士稱。

    由于目前沒有公開資料呈現此次交易的細節,包括對專利技術的規定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萬向集團,欲了解萬向集團對A123的定位、未來市場及更多技術性的細節問題,對方稱,“目前可以說的以公告為主,更多細節問題暫時無法回答”。 針對目前新能源應用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劉峰表示擔憂,“我們不知道新能源市場什么能夠啟動,這是一個巨大的風險,當然從現在城鎮化發展等各種概念來看,新能源市場一定會到來,只是具體時間不得而知。”

    責編 楊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