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3-19 10:55:38
從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看,今年經濟復蘇反彈的勢頭并未如去年末預想的那樣強勁。
新平
從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看,今年經濟復蘇反彈的勢頭并未如去年末預想的那樣強勁。去年下半年,GDP增速由一至三季度的7.7%回升至一至四季度的7.8%,中國制造業PMI也連續多月位于榮枯線之上并不斷擴張,其中去年10至12月的PMI分別為50.2、50.6和50.6,一度令市場各方對經濟走勢的估計十分樂觀。但今年頭兩個月的數據并未直線延續上述反彈態勢。首先,作為大致反映GDP運行狀況的數據——工業增加值,增速不過在9.9%,這固然有基數效應的影響,但較上年12月下降0.4個百分點卻是不爭事實。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PMI也在回落,1月、2月分別為50.4和50.1。更令人不解的是,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明顯偏低,不但低于去年各月的增幅,而且也低于2004年至2012年歷年的年度消費增幅。由此可以說,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只能算是“弱復蘇”,而不是之前預計的“強勁反彈”。
與此同時,還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讓一些中間經濟指標過多迷惑我們的眼睛。前面提到的“消費”以及并未提到的“投資”和“進出口”,都是“GDP=投資+消費+進出口”恒等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貨幣信貸”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就不同了,它們頂多只是宏觀調控最終目標(如GDP、CPI)的良好解釋變量。也就是說,借助“貨幣信貸”與CPI或GDP之間的穩定數量關系,央行只要管好“貨幣信貸”,宏觀調控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遺憾的是,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貨幣信貸”越來越難以成為一個“好的”解釋變量。換句話說,從“今年2月新增信貸猛降至6200億元”當中,我們很難精確推斷宏觀經濟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了彌補上述缺陷,央行開始研究設計并對外公布“社會融資規模”的統計指標。不過筆者以為,姑且不論這項統計指標有很多漏減(如民間借貸等),即便從已公布數據的“同比”來衡量,也很難作為一個可靠的宏觀指標,比如一些年份“社會融資規模”增幅為負,一些年份增幅趨于0,一些年份增幅接近100%,大起大落,令人匪夷所思。所以,面對“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偭客仍鲩L79%”的事實,很難為它找到對應的科學內涵。
中央進一步制定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對量化寬松以及地方投資熱潮可能引發的經濟過熱剛好形成一種抵消。根據31個省區市政府公布的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其中20個將投資增長率定在20%及以上;另外,除去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河北5個省市,其余26個省區市的GDP增長目標均定在9.5%及以上。與此同時,我國金融業也在積極支持鐵路、公路和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國家重點項目。顯而易見,政府換屆之后的投資熱潮在所難免。所以,當前房地產調控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更像是一場“及時雨”。當務之急,各地、各部門應抓緊出臺相關落實細則,確保將17號文件精神落到實處;同時,中央重在把關,確保房地產調控“有理、有利、有節”?,F在,市場紛紛傳言二套房貸首付將提至七成。實際上,更多采用金融政策調控房價非常必要,而且與稅收政策相比,其并不會造成對住房供給的抑制效應。所以,如果各地尤其是所謂一線大城市的房價依舊“巋然不動”,則將來暫停二套房貸(相當于首付100%)甚至也是必要的。
在經濟走勢溫和、增長速度十分接近7.5%調控目標情況下,繼續頻繁動用其他調控工具就會顯得畫蛇添足。特別作為總量性的貨幣政策——“利率+準備金率”政策組合而言,更要慎用準備金率工具,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作者系獨立經濟學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