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0:47:21
據記者了解,由于牽涉到各方利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在細化過程中受到了很多干擾。有不少地方政府要員跑到發改委“求情”,希望能區別對待。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文坤 發自北京
中國建材西進重組 一年半“橫掃”百家水泥企業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成都市高新區天泰路112號,是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辦公地。
6月27日下午2點半,已經有數撥客人等待在會客室,他們在等的是同一個人——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總裁趙靜澗,而他們目的大致相同——與趙靜澗洽談聯合重組事宜。
兩年前,中國建材祭出了聯合重組的大旗,殺入了西南水泥市場,通過旗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收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11年底才成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在西南地區已經聯合重組了上百家水泥企業,去年就把73家水泥企業收入囊中。
目前,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已經掌控了四川省近一半的水泥產能,占整個西南地區水泥產能的三分之一強。
水泥過剩 利潤不如養豬
西南地區水泥產能過剩已成為了不爭的事實,“以2012年熟料消費計算,西南地區產能富裕度達35%”,中國水泥協會的一位人士在最近召開的行業會議上稱,川渝地區過剩超過37%。
截至2012年底,我國水泥產能已突破30億噸,可能已達33億噸,全國人均水泥產能近2.3噸,遠遠超過了國際人均1噸的紅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區域人均產能已經趕超全國平均水平,重慶、貴州人均已達到2.76噸和2.58噸。
“在西南地區最起碼有25%的水泥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趙靜澗表示。
記者獲得的一份西南地區水泥行業的調研報告中的數據亦印證了趙靜澗的說法。西南地區水泥行業的調研報告稱,西南區域產能的過剩造成了區域內前三季度水泥行業競爭白熱化,貴陽周邊水泥價格曾低于200元/噸,大昆明區域、大重慶區域長期徘徊在200元/噸左右,企業大幅度虧損。尤其是重慶,名列全國虧損之冠,企業虧損面達46%。
2009年,以飼料、農產品加工起家的東方希望,宣布進軍水泥行業,并在重慶市豐都縣建成了5條5000噸的水泥生產線,成為目前重慶市單體最大的工廠。而如今的境況亦不容樂觀。
東方希望重慶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禮此前曾向 《經濟日報》表示,做水泥他覺得很苦。同等的資金要素投入,產出的利潤還不如養豬。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西南地區水泥產能已經全面過剩。”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數字水泥網前CEO劉作毅在今年2月份在成都召開的一次行業會議上稱,根據季節分布的走勢,旺季的11月、12月開工率也達不到100%,旺季也要限產。由于2009年~2011年連續三年產能高位釋放,供需關系失衡,導致2011年~2013年供需已經失衡。同樣推測,2013年~2015年產能也是過剩的,即便旺季也會過剩。
中國建材產能增至2.5億噸
中國建材(03323,HK)自2006年初上市以來,展開了對國內中小水泥企業的大規模聯合重組,其水泥年產能從2006年初的1100萬噸迅速增加到去年底的2.5億噸,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產商。
西南水泥成立于2011年12月15日,由中國建材(03323,HK)聯合深圳京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圳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華辰普金資產管理中心共同設立的。該公司的注冊地在成都,注冊資本為100億人民幣。
“西南地區水泥企業眾多、缺乏行業領袖,但是發展潛力巨大,重組恰逢其時。”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彼時向媒體表示。
2011年12月,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成都掛牌成立,中國建材總裁曹江林曾放出豪言,西南水泥計劃用2年~3年左右時間,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實現云、貴、川、渝三省一市水泥產能超過1億噸,占西南區域20%~25%市場份額,成為西南區域內最大的專業水泥公司。
峨邊東森、嘉華特水、四川德勝等眾多水泥企業被西南水泥收編。趙靜澗向記者表示,截至2012年底,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已經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上百家。目前,公司已經擁有1.5億噸的水泥產能。
今年5月20日,四川國大水泥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中國建材旗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三方簽約儀式舉行。今年年初,四川甘孜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康巴水泥有限公司聯合重組項目的合作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中國建材這么大,如果他們想跟我們競爭,我們根本不是對手,所以中國建材一來找我們,我們就趕緊答應了,根本沒敢抬價格,害怕剩到最后,價格會更低。”此前有四川當地的水泥企業老板向媒體表示。
“還有多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趙靜澗表示。
重組邏輯:掌控話語權
“我們進行聯合重組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化流程,一是選區域;二是選企業;三是審計評估,法律盡職調查、業務盡職調查程序;四是談判和協議;五是交接;六是做聯合重組后評價。”趙靜澗表示,西南水泥聯合重組以后,一般還是用被重組企業的員工和管理團隊,這樣保證了企業的穩定性。九成以上原公司的高管愿意留下來。此外,西南水泥對所屬企業實施區域化管理。
“我們特別強調用數據說話。每月都要進行系統的對標,主要是比較產銷量、成本費用、毛利率等指標。對各項指標優秀的前5名企業進行表彰,對后5名和單項指標較差企業派出輔導員進行重點幫扶。”
“對于聯合重組的企業,我們堅持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充分利用重組企業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資源,通過再培訓和考核,把符合中國建材干部選拔標準的財務管理人員委派到相應的企業和崗位。比如通過培訓把A公司的財務人員選派到B公司,把B公司的財務人員選派到C公司,把C公司的財務又選派到A公司。”趙靜澗表示。
趙靜澗稱,“不管是大區域還是小區域我們都力求掌控話語權,也就是產能做到50%以上。假如一個地區有10家水泥企業,我們只能重組其中的兩家,大多數的企業我們無法重組的話,上述兩家企業我們也不會去重組。因為即使重組了這兩家企業,我們也無法掌控在該區域的話語權。”
“目前,在四川我們已經掌控了近一半的產能,構建了十多個核心利潤區,基本完成了戰略布局。今后重組的步伐將放慢,主要是圍繞核心利潤區的完善做一些填平補齊的項目。因為通過此前的重組,現在目標企業越來越少了,而且重組成本在增加。”趙靜澗表示。
在趙靜澗看來,通過聯合重組,西南地區水泥行業的惡性競爭有所改善。
在中國水泥協會名譽會長雷前治看來,支持企業的戰略重組,是產能過剩以后,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和健康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記者獲悉,目前西南水泥市場的集中度已經有大幅提升。在該地區,2010年前十強企業的產能的占比是43%,到今年5月份已經提升到了69%,如果加上第11位和第12位的冀東和亞東已經到72%。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產能以占據該地區的32.54%。
不過,在亂批亂建的“風潮”下,對西南水泥這樣進行聯合重組的企業來說,一邊是重組成本越來越大,一邊是新增產能不斷增加,重組后企業效益較低,重組壓力越來越大。
記者了解到,此前在成都召開的行業會議上有一些大企業表示,在一些地區,如有企業愿意投資幾億建一條生產線,政府是非常高興的,會幫著企業去跑各種批文。
然而,大企業在一個地區重組了一些企業,通過內部自律限產基本維持了這個地區的市場平衡。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又要讓這些企業建新線。這個企業不建,政府就讓其他企業建。“如果其他企業進來了,大企業辛苦維護的市場平衡又破壞了。”
趙靜澗也表示,大企業在一個區域重組,通過自律限產剛把價格提高了一些,一些小企業就在我們邊上建新線,就為了跟著賺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