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中國式產能過剩破局需找準關鍵

    2013-07-10 00:54:57

    中國式產能過剩問題的治理,也要走產業優化升級之路。

    ◎項崢(經濟學博士)

    近來,圍繞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治理,政府相關部門祭出重拳。5月份,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關于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要求各地對水泥、鋼鐵等過剩行業的違規產能檢查、清理,并于6月底前上報匯總。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由于牽涉地方政府、行業和企業各方利益,兩部委政策措施細化受到很多干擾,甚至有不少地方政府要員跑到發改委 “求情”,希望能區別對待。

    從根本上說,去產能是基于市場經濟的企業自主行為,而如今成為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博弈,這充分表明地方政府在把握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上仍存在很大改進空間。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應該讓市場無形之手發揮更大作用,否則去產能將仍停留在“喊口號”階段,難有實質性推進。

    出現產能過剩這一現象,其根源有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原因。在需求上,社會消費需求增長緩慢、結構變遷,以及消費品本身耐用性、人口及收入變化等等,都將導致對部分產品的消費總量增長有限,甚至還會出現萎縮。在供給上,由規?;a引發的巨大成本效益導致生產能力急劇擴大,從而產生產能過剩問題。產能過剩并不是只有中國才會發生的事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產業從萌芽、成長、成熟到最后衰落,都將會帶來較為明顯的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式產能過剩問題具有幾個鮮明的特色。一是主動“加產能”。類似水泥、家電、鋼鐵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經出現。但產能過剩問題引發的企業經營利潤下降,并未帶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去產能努力,反而進一步擴大產能,導致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嚴重。二是盲目投資。光伏行業本是一個新興產業,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各地政府招商引資過程中,紛紛上馬光伏投資項目,完全不顧全球消費總量依然有限的事實,最終造成光伏行業的整體過剩問題。三是“以鄰為壑”去產能。去產能意味著企業要關停并轉,意味著企業停工、工人失業,地方沒有GDP。所以,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主,均不愿意主動去產能。特別是地方政府在去產能過程中,地方保護意識異常嚴重,總希望控制其他地方的過剩產能,而為本地企業尋求超出市場的經濟利益。

    出現這些情況,從根本上說,還是部分地方政府的行政意識占主導,不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結果。產能過剩行業,除非經濟運行遭受巨大破壞,或者巨大的經濟刺激,否則絕無可能迎來行業發展的 “第二春”。從美國和日本治理產能過剩問題的經驗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是共同的、重要的途徑。中國式產能過剩問題的治理,也要走產業優化升級之路。因此,“跑部求情”、“區別對待”,只是地方利益的充分體現,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經濟規律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讓市場之手發揮更大作用,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更多地從地方產業的優化升級方面出謀劃策、作好整體布局,更多地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堅決治理產能過剩行業,以實現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