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01:00: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伴隨著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制造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如何保持中國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和使用,如何進行設計、采購、制造、銷售以及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全球化戰略和運營模式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議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10月17日舉辦的以“中國智造業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運營高峰論壇上,主辦方特邀請來自企業和學術界人士,就智能化物流、大數據時代制造業的機遇與挑戰、企業運營戰略的升級、供應鏈中的服務創新等方面展開討論與交流。
中國制造業三方面軟肋
當大部分中國本土企業在追求規模效應以及技術崇拜的同時,管理很容易被忽視,當企業增長開始減速的時候,這一問題就變得尤為突出。
“中國制造業的問題是大而不強?!鄙虾=煌ù髮W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呂巍教授指出,“世界制造業的一些領袖反映,中國制造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軟肋:一是核心技術依賴于國外;二是缺乏全球整合資源和運作的能力;三是通路體系和服務體系還很薄弱。這些歸到一點,就是運營的問題?!?/p>
對此,呂巍強調指出,“目前中國的制造業正面臨轉型,急切需要解決的是技術升級和管理升級的問題。除缺核心技術人才外,更缺的是熟悉全球業務的運營管理人才?!?/p>
由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將始終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展望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是高技術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融合與協同創新。隨著3D打印技術、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相結合的數字制造技術和智能技術的崛起,全球一致認為這些技術是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契機。
多位專家均向記者表示,未來的中國更需要牢牢把握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方向,通過建立多項技術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提升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與質量,并為制造業的未來發展規劃出新的技術路徑與運營模式。
專項教育彌補人才缺位
在中國技術進步的背后,國內創新創業環境、創新機制體制、創新人才的培養也正在發生積極的轉變,愈發凸顯出人才戰略在產業轉型與升級的長期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日本汽車為代表的一批制造型企業給美國本土制造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1998年,以摩托羅拉(Motorola)、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波音公司(Boeing)、聯合技術集團(UTC)和惠普公司(HP)等為首的美國大型制造業企業聯合在一起,共同出資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尋求工程和管理方面的教育合作。很快,MIT斯隆商學院聯手工程學院旗下的8個專業,共同設立了制造業領袖項目 (LeadersforManufacturing,簡稱LFM)。2009年,LFM項目改名為LGO (Leaders for GlobalOperations)項目。
而從LGO項目創立至今,已經為美國制造業培養了一千多名優秀人才,他們當中不乏像波音商用飛機事業部全球副總裁PatShanahan、蘋果全球研發總裁DongField等全球領先跨國企業的高管。
在亞洲市場方面,2000年前后,中國越來越凸顯出其“世界工廠”全球角色?!霸絹碓蕉嗟目鐕具M入中國市場,不論是生產還是銷售,都急需一大批‘懂中國’、‘懂技術’、‘懂管理’的本土中高端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CLGO項目主任陳曉榮副教授表示,正和當年的美國一樣,中國亟需本土制造和運營的高端管理人才,為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乃至本土公司提供解決方案。
因此,2006年上海交大與MIT合作設立中國制造業領袖項目(China Leaders forManufacturing,簡稱CLFM)應運而生。2010年,順應MITLGO項目的改革,CLFM項目也更名為CLGO項目。作為國內第一個跨學科、雙碩士學位項目 (MBA和工程碩士),CLGO項目采用MITLGO項目模式,打通管理學科與工程學科間的壁壘,同時聯合跨國企業和行業領先公司,培養專注于制造和運營管理的本土高端人才。
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科技在進步,時代也在改變,21世紀的中國與上世紀的美國也并非完全復制。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供應鏈、物流、運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注。大數據(Bigdata)無疑是未來影響各行各業發展的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IDC的研究顯示,到2015年,大數據市場前景將達到169億美元的規模。
采訪中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換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么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 “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因此,安泰國際高層管理培訓的課程也從大數據出發,站在大數據前沿,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工具,并整合大數據供應鏈,滿足創新型企業的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