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1-22 08:51:44
因規模龐大,銀行常被稱為金融機構中的“大象”。但日漸風靡的互聯網金融,正用其無所不在的觸角,觸碰并蠶食“大象”的利益。
困惑
相對于基金業的“船小好掉頭”,身為龐然大物的銀行在向互聯網金融轉型的過程中,有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雖然已有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同阿里巴巴“牽手”案例,“但是這樣的模式是否可以無限復制?優質的互聯網企業數量有限,如果所有銀行都和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合作,豈不是又回到了原點?”身為某國有商業銀行理財師李先生對此有點懷疑。在他看來,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改變了傳統銀行的銷售模式——從線下到線上。“盡管網上銀行也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產生的銀行服務,但是它針對的客戶群體僅僅是銀行原有的客戶,對于其擴展客戶群體并無太大作用。”
然而互聯網金融卻不一樣。對接了擁有海量客戶群體的互聯網企業后,銀行面對的可能是一片新客戶的“藍海”。
張嵐的困惑也來自于此。相比較其他規模較大的銀行,張嵐所在銀行的網上購物商城尚處于籌建階段,“除了開發適合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的創新產品,眼下我們還非常重視自身互聯網購物平臺的建設。”而這樣的平臺,在目前來看,除了一部分小銀行外,很多銀行包括部分城商行都已經具備。
據業內人士介紹,基于信用卡分期業務設立的銀行(信用卡)網上購物商城,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務的平臺之一。“眼下部分發卡量較多的銀行,也確實在考慮利用自身平臺來推進互聯網金融業務。”李先生向記者透露,“如果那幾千萬的持卡人都到銀行自身的網上商城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體量也是巨大的。”
不過張嵐還是不解,“客戶還是原來的客戶,而且對于中小銀行來說,擁有的客戶數量不夠多,構建這樣的平臺來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有什么意義?”這也意味著,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轉型的過程中,如何創新業務和服務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將是銀行面臨的最大挑戰。
當然,困惑還不止這些。強調風險控制的銀行業內人士對于當前“野蠻生長”的互聯網金融,有些“看不懂”。“就拿P2P業務來說,不斷出現一些公司發生擠兌潮的案例。”郭先生說。
事實上,在眾多銀行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金融業務火爆的背后,更多的風險正在積聚。P2P業務自不必說,就連業界的標兵“余額寶”,眼前的風光也并不意味著其未來一定美好。“余額寶”火爆的重要原因,在于其用超強的流動性收獲了中長期金融產品的收益。“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可持續。”郭先生分析稱,“余額寶當前的高收益與市場目前資金面緊張關聯度很大,一旦流動性充裕導致資金價格下跌,余額寶能否繼續"當紅"就值得懷疑。”
美國版“余額寶”的案例就值得借鑒。早在1999年Paypal就推出了全球第一只互聯網基金,由巴克萊負責運營管理,在2007年其規模一度達到10億美元。但全球金融危機后,Paypal規模不斷縮水,在補貼用戶長達兩年后,于2011年7月關閉了貨幣市場基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