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3-19 13:47:11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此次推出的城鎮化建設規劃的最新版本中,哪些方面是亮點?而在操作策略上,哪些行業又將成為規劃的最大受益者呢?
與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闡述相比,2014年政府關于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更加明確,再次強調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同時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三個1億人”,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凸顯出政府以人為本、優化布局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決心,勢必會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
有序推進,量力而行。規劃提出,積極穩妥扎實有序推進城鎮化,目標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同時要量力而行,嚴防城市“攤大餅”式擴張。
以人為本,注重質量。規劃最大的亮點是強調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出了保障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條件、拓寬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舉措。
回應關切,差異落戶。規劃提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至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大中城市可設置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過5年。特大城市可采取積分制等方式設置階梯式落戶通道調控落戶規模和節奏。
市場主導,成本分擔。規劃提出,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用地市場,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企業要落實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為農民工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費用。
強調生態,注重人文。規劃突出城鎮化要體現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等要求,明確提出將“密度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導向的集約緊湊型開發模式成為主導”,人均城市建設用地嚴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內;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主流,節能節水產品、再生利用產品和綠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
三條主線把脈投資機會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出臺對建材水泥、建工機械、文娛、消費、環保等諸多板塊形成利好,這些板塊有望成為一道亮麗風景。城鎮化概念股是一個大概念,投資者可從三條主線把脈投資機會,分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消費結構的轉變、節能環保。
第一,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帶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拉動對建材的整體需求。城鎮化不僅僅是將農村居民轉化為城市居民,更為重要的是,能為其提供適宜居住的便利條件。天然氣管網建設面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隨著天然氣價改的逐步推進,企業完善城市管網建設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從而帶動相關投資的加大。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對城市的綜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化基礎上的智慧城市相關上市公司也將迎來利好。
第二,新型城鎮化必然帶來居民消費結構的轉變。由于中小城鎮將成為未來新型城鎮化的重點發展方向,服務于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股,將顯著受益于這一過程。衣著、醫療保險、交通通訊、家庭設備支出占總生活支出的比重在慢慢上升,城鎮化對農民消費支出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醫療保險、交通通訊、家庭設備用品及其服務、文教娛樂及其服務、住宿、衣著、其他商品及其服務和食品支出。
第三,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節能環保的壓力會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而進一步增強。新型城鎮化對節能環保提出更高要求,而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固廢處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高。
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300萬人進入城市,這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對節能環保提出更高要求。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固廢處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在建筑規劃上也將更偏向于節能建筑建材,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更傾向于節能產品,對大氣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對低碳節能產品的消費增加,對自身環境安全更為關切。
規劃有助于穩定投資預期
新型城鎮化對股市運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的一筆帶過。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此次新規劃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更加強調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的發展要求,為促進全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未來規劃的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相關產業的發展景氣度將獲得積極的提振,房地產、裝飾園林和環保行業將最為受益。
就房地產板塊而言,由于城鎮化會導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從而可能推高城市房價,但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在體制調整尚未到位的情況下,這是一對矛盾。在城鎮化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又要防止房地產價格繼續上漲,此時強化房地產調控的概率就會增加,房產稅甚至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很有可能出臺。如何在城鎮化和化解房地產泡沫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門藝術,所以對于該行業的投資也將面臨兩難的抉擇。
相關建材公司營收增速與地產投資增速、新開工增速相關性強,地產回暖將給這些公司帶來銷售彈性。整體上,城鎮化中保障房及棚戶區改造終將使部分房地產企業受益,鑒于目前房地產板塊整體估值已經長時間處于歷史低位,部分企業的較好預期將帶動整個板塊的活躍,城鎮化的這部分內容對房地產板塊短期內形成一定的刺激,帶動市場人氣,活絡市場資金,形成利好支撐。
就其他板塊而言,智慧城市建設大背景下的智能交通、智能建筑、電子政務三大子行業,可能會成為未來產生高成長的行業搖籃,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帶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節能環保的壓力會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而進一步增強,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固廢處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高。此外,新型城鎮化必然帶來居民消費結構的轉變,而由于中小城鎮將成為未來新型城鎮化的重點發展方向,服務于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股,將顯著受益于這一過程。綜合來看,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綜合工程,而此次公布的規劃也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相關板塊公司或將受到一定利好支持。
而從目前股市的點位來看,在前期投資者情緒的集中發泄下,股指已經連續下探至較低位置,短期內投資者情緒也容易被點燃,市場容易借機發揮炒作。綜上分析,短期來看,新型城鎮化規劃的發布對市場短期有一定刺激作用,穩定投資預期,但是刺激能有多遠,股市后續反應能持續多久多大,還需要看后續政策的進一步公布和實施力度。另外,從基本面上看,國內經濟依舊低迷,新型城鎮化或仍無法完全對沖近期市場對經濟的擔憂,重新啟動后的IPO或將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資金負面效應。
規劃不會拉高大宗商品價格
新型城鎮化需要進行城市建設,并為轉移人口提供保障性的住房,會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帶來一定的有利條件。不過,我國抑制房地產市場投機的政策已經明確,國家會限制地方政府以賣地或搞形象工程為目的大舉推動房地產市場,因此新城鎮化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建材等大宗商品需求,但不會造成商品價格大漲。
回顧前一輪基礎設施投資熱時的情形,當時國內地方債務較低,貨幣供應量較小,而目前不論是地方債務還是貨幣供應量都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的邊際效應會越來越小,即使部分地方政府借助城鎮化的名義大搞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會得到中央政府的認可。
考慮到地方政府的承受力,對于保障房及配套設施方面的民生投資也不會驟然放大,而會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所以新型城鎮化不會帶來固定資產投資的迅猛增長,不可寄希望于新型城鎮化帶動大宗商品需求的大幅增加。
我們認為,新型城鎮化最大的亮點是強調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從中長期看來,城鎮化建設對于螺紋鋼、玻璃等建材及其上下游產業鏈起到一定程度的利好作用。短期而言,還需觀察鋼材去庫存情況,但不排除近期由于市場心態回暖,資金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炒作的情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