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4 00:27: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4月1日起,號稱“史上最嚴”的銀保新規實施已有月余,到底影響如何?
昨日 (5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4月銀保同業交流數據顯示,近九成保險公司銀保渠道保費環比出現負增長。
某險企張先生認為,銀保渠道保費下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銀保新規的實施導致很多操作上變更,一些保險公司沒有提前準備好,跟進比較倉促。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根源是銀保產品沒有競爭力,需要改變產品思路。
九成險企4月銀保環比負增長/
上述4月份銀保同業交流數據顯示,參與銀保同業交流的40多家人身保險公司,總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收入304.2億元,環比下降47.2%,其中只有5家保險公司環比正增長。
4月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方面,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9.63億,環比下滑77.2%;華夏人壽實現保費收入52.7億元,環比下滑34.7%;生命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4.43億元,環比下滑32.7%;泰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4.4億元,環比下滑56.1%。交銀康人壽4月實現保費收入9.04億元,環比增長255.3%;光大永明人壽實現保費收入6.62億元,環比增長13.2%;瑞泰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28億元,環比增長6.3%。
從1~4月的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來看,同比增長的公司還不少。據了解,此次參與同業交流的40多家保險公司,1~4月銀保市場新單實現保費3329億元,同比增長了83.3%。
某險企的張先生在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坦言,4月份銀保新規實施,部分保險公司準備并不充足,特別是在銀行對接的過程進展比較慢,所以保費表現不理想。
期繳業務表現不理想/
來自銀保市場期繳規模保費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參與同業交流的40多家保險公司共實現保費收入13.18億元,環比下降53.2%。其中僅有8家公司出現了環比正增長。
其中,合眾人壽4月銀保市場期繳業務實現保費0.06億元,環比上漲108.3%;華夏人壽為0.06億元,環比上漲30.4%。天安人壽為0.13億元,環比增長204.9%;光大永明人壽環比上升2%,招商信諾人壽環比上升30.6%,中美聯泰大都會環比上升18.9%,安邦人壽環比上漲50.9%。
大多數保險公司4月份銀保市場期繳保費環比負增長,如中國人壽為4.64億元,環比下滑63.3%;新華人壽為1.83億元,環比下滑47.5%;太平人壽為1.28億元,環比下滑43.8%;太平洋人壽為1.2億元,環比下滑63.9%。
前4個月的銀保市場期繳保費方面,此次參與同業交流的40多家保險公司共實現98.29億元,同比下滑6.6%。在40多家公司中,前4個月的銀保市場期繳保費僅有9家公司出現同比正增長,其余各家公司依然下滑嚴重。
下降較多的如新華人壽前4個月銀保市場期繳保費為11.34億元,同比下滑23%;太平洋人壽為10.89億元,同比下滑14.6%。
也有部分公司表現不錯,如太平人壽今年前4個月銀保期繳保費為7.7億元,同比上漲34.8%;生命人壽為17.19億元,同比上漲117.1%;中郵人壽為6.2億元,同比上漲66.8%;交銀康聯人壽為1.21億元,同比上漲65.8%。
某險企的高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認為,銀保渠道保費下滑有很多方面原因,一是期繳產品沒有特色,在一季度保險公司大力發展躉交業務,二季度開始轉向期繳業務,市場上的期繳業務是以年金類分紅險為主,產品收益低,沒有競爭力;二是有監管方面的原因,因為不允許駐點銷售等;三是銷售誤導的原因,銀保渠道在猶豫期退保的很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