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9-02 09:47:10
不過,最終紅嶺此次事件會造成巨額損失,還是風波變機遇,關鍵還是看風控的實際結果。而對于網貸行業而言,值得警示的地方很多。
每經編輯 陳雄
文:泰格金融運營總監 陳雄
轉載請注明出處
紅嶺創投“億元壞賬”無疑是上周網貸行業的焦點事件。實際上,一直以來外界對紅嶺轉型大額項目的模式質疑不斷,此次事件更是引來很多看空的聲音。
目前,一些人是按照最壞的結果——本金幾乎全部損失來判斷和推論的事件結果。按照這個前提,紅嶺所受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首先,資金鏈面臨極大考驗。紅嶺目前有數千萬元的風險準備金,而未來一兩個月需要墊付的資金高達上億元,資金存在一定缺口。現有30多億元的貸款余額還需要盡快籌集一定數量的新的風險準備金,如果按照1%~2%的比例,會有3000萬~ 6000萬元的規模。其次,投資者信心被打擊,估值受挫。短期內,紅嶺模式明顯的短板就是資本金不足,抗風險能力偏弱。在風險出現的時候,如果其模式和團隊能力被質疑,是否有機構愿意投資入股都是問題,更不要說估值高低了。
但是,“億元壞賬”最后的結果還不能確定。紅嶺創投關于廣州紙業借款逾期的官方聲明中有一段話:“目前紅嶺創投在擔保人方面取得主動權,律師事務所代理擔保人進行談判,正在對某項目股權進行評估,擔保人愿意以債轉股形式處理紅嶺創投1億元的債權,廣州市政府部門也歡迎紅嶺創投到廣州發展,幫助企業化解危機恢復正常經營”。
如此來看,紅嶺事件不排除實際結果好于預期的可能,這就要看紅嶺的風控做得怎么樣了。
如果紅嶺此次能夠轉危為安,除了風控能力得到認可,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即股權結構更趨于合理化。
紅嶺眾多小股東中,不少人都對大項目心存疑慮,此次事件可能會促使其中一部分人選擇退出,而值得注意的是,紅嶺表示:為加強紅嶺創投抵抗風險能力,經過與多家投資機構協商,初步達成意向投資方案如下:
1、以合理價收購原有小股東股份并配股,可轉債考慮其規范性將提前還款,本方案將最大
限度保障小股東和可轉債持有者不受實際損失;
2、在第一條順利完成的前提下,將紅嶺創投注冊資本增資到5億元;
3、本次增資計劃總額將在8億元以上,詳細方案將在近期向股東公布并征集意見;
4、本次增資方案將盡快完成,十月份公布風險備付金計提賬戶,屆時將由平安銀行管理并定期公布。
可見,在大家對紅嶺未來的信心出現分歧時,紅嶺的股權結構或將得到優化:引入理念一致、實力強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回購態度搖擺信心不足的小股東的股份。
不過,最終紅嶺此次事件會造成巨額損失,還是風波變機遇,關鍵還是看風控的實際結果。而對于網貸行業而言,值得警示的地方很多。
實際上,做“錢”的生意不簡單。我國銀行業在本世紀初就處在“理論上破產”的境地,信托業先后經歷了幾次整頓,保險業到現在還在消化上世紀90年代高利率保單的惡果。相比而言,在沒有門檻的環境下,網貸平臺人才隊伍更薄弱,內部機制不完善,資本實力不足,而且還缺乏外部監管,平臺面臨的風險比較大。
投資者選擇平臺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風險的高低,而這取決于平臺的風控實力。但遺憾的是,平臺的風控數據基本都是不公開的,或者未經第三方核實的。經營不善的平臺自然不敢公布風控數據,因為太難看;優質平臺也不一定愿意公布不良率,因為民間借貸的不良率比銀行高很多,且現在的投資者尚不成熟,一旦公布,可能會被認為風控實力太弱,進而給平臺帶來負面影響。另外,有些平臺公布的不良率非常低,很可能是摻有水分或者故意選擇較低的標準類劃分不良資產。
這樣一個魚龍混雜的環境,投資者很難對一個平臺的風控實力進行準確把握,因此,網貸平臺風險評級就顯得尤為重要,專業的評級可以將平臺的基本數據,特別是風控數據進行校驗,并綜合比對,對投資者真實了解平臺有很大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