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 00:54: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即便最近1個月市場有所回暖,但房企“降價走量”的策略似乎并不奏效。據《證券日報》報道,前三季度,A股142家上市房企存貨總計為2.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萬億元增加4000億元,同比增幅21.05%。
從存貨排行情況看,“萬、保、金、招”四家老牌龍頭房企仍高居前四位,存貨分別為3512.35億元、2750.22億元、943.50億元以及862.24億元。
賽普咨詢研究院高級咨詢師李春亮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高庫存對于行業而言是市場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卻多是區域和產品結構問題,抑或是營銷或價格問題。具體項目操盤中,加快去化而并非無序甩貨,回歸理性而不能矯枉過正。“能否在營銷渠道、付款策略、產品性價比等方面建立不對稱優勢是去化效果的關鍵。”
庫存高為房企共性
克而瑞數據庫的統計數據顯示,即使10月以來市場成交量開始轉好,一些大城市的庫存規模總體還是偏大。比如北京在年初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57625套,而到10月末則為89370套。同樣的庫存壓力同樣存在二線重點城市中。比如杭州目前市場成交量出現了上升,但觀察庫存走勢,在年初為76584套,而在10月末則為96138套。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市場整體有所好轉,但是之前的供應體量比較大,還是造成了一定的供需壓力,再加上不同上市房企的產品結構有所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存量積累。
陳晟還指出,消化庫存的方式,首先要調整價格積極走量,還要順應供應結構、產品結構的變化。推出的產品要以剛需和改善型產品為主,才能迎接去化的需求。
李春亮則表示,庫存高位目前是多數房企面臨的共性問題,客觀來說是因為今年市場急轉直下,但也不能忽略房企去化不力的原因。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從庫存走勢看,最糟糕的時期或已經過去,但并不意味庫存壓力得到最大的釋放。最主要是很多房企在前三季度銷售業績不佳,所以會在第四季度積極推盤,這會使得庫存去化增加了摩擦力。
庫存積壓加速洗牌
庫存的積壓,也加速了房地產行業的洗牌。
北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10月24日~10月30日),北交所企業國有產權項目成交金額3.68億元,房地產業、化學原料和化工產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居成交金額前三位。
李春亮分析,對于面臨高庫存難題的房企而言,當務之極是要明確去庫存思路,堅定不移的以去化為首要任務,盡快消解資金鏈危機。“以治標贏得治本的時間”。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小企業沒有品牌優勢,降價也很難賣房子。所以,當下是小企業并購重組的最好時機,目前整體并購潮趨勢明顯。
嚴躍進表示,去庫存并非“甩包袱”的含義,更重要的是獲取持久流動性的手段。過去的去庫存主要是嘗試以價換量的策略,但這容易壓縮盈利空間。積極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嘗試精準營銷的策略。
嚴躍進舉例稱,在央行救市下,房企要抓住購房者積極入市的急迫心態,即使不降價,也可以通過提供便捷順暢的購房通道,從而真正實現去庫存的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