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17 09:38:45
大成基金表示,在滬有港無的品種中,除了茅臺等白酒類公司之外,有色中的稀有金屬、稀土及小金屬等,也是A股有而港股無的稀缺品種,在國家發展新材料、高科技、新興技術的大背景下,具備比較高的投資價值。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滬港通開閘后,短期能否帶來增量資金?中長期又給A股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以往的經驗顯示,海外投資者通常又會關注A股市場哪些板塊與個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采訪業內人士和收集相關資料,為投資者一一解讀。
市場短期活躍度或有限
上周一滬深兩市在滬港通開閘的消息刺激下雙雙大漲;周二更是在銀行券商等大盤藍籌股的帶領下創出新高,滬指盤中一度突破2500點關口;之后滬指沖高回落。相對而言,香港市場表現比較緩和,連續五天小幅溫和上漲。
由于滬港通開閘時間臨近,市場難免波動,消息面如“一帶一路”、APEC會議等也對藍籌股形成刺激。
博時基金認為,“滬港通開閘之前或試運行的早期,搶跑的主要是博弈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大多會觀望之后才謹慎行事。博弈型投資者的資金量不大,滬港兩個市場都有,都在揣摩對方機構的偏好。”
從上周盤面變化的情況來看,利好板塊如券商、銀行等已初露疲態,走勢出現回調。隨著滬港通正式開閘,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是否將繼續回落?
上海某股票基金經理表示,“開通初期是一個觀察期,資金是否進來,交易量是否增大?現在到了檢驗的時候了。”
根據此前安排,初期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占內地市場市值比重為2.0%,滬股通的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而港股通總額度2500億元人民幣,占香港市場市值比重為1.1%,港股通的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
基金公司此前調研顯示,境外的機構投資者,特別是長期投資者,對滬港通普遍比較感興趣,但參與意愿上,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仍會選擇先觀望,待機制理順和短期影響消除之后,可能才做中長期布局。
在此情況下,機構對于滬港通開通初期市場表現難言樂觀。華安基金認為,正面影響在開通初期比較有限。一方面,部分提前買入滬港通受益股票的國內投資機構可能獲利了結。在11月期間,部分追求絕對回報的投資者或愿意鎖定收益;另一方面,因為一些技術問題,例如清算交割,一些全球大型公募基金難以立即交易A股。
博時基金認為,滬港通正式開通后,短期市場交易可能會活躍,但活躍之后大概率是趨于平淡。從整個板塊看,A/H股折價或者稀缺品種難有持續性表現,在市場回歸平淡之后,這些板塊都有回調的可能。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要注意滬港通的政策發令槍帶來短期喧囂之后,可能出現的利好兌現,同時中長期也存在海外資金進出帶來的市場波動加大的可能。
對A股市場中長期影響存爭議
從中長期的影響來看,滬港通對A股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機構的普遍觀點認為,由于滬港通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門檻低的特點,比QFII、RQFII更具操作上的優勢。滬港通開通后,未來A股將成為海外人民幣市場的投資對象,或將重估A股市場。
“滬港通的影響還未被投資者完全理解。”匯豐晉信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曹慶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海外投資者通過QFII和RQFII進入A股市場的不到10%,比例超低。過去幾年A股市場無論與其他市場比較,還是與A股歷史走勢比較,估值都很便宜。為何海外投資者不肯大規模介入?
“一方面是因為QFII和RQFII投資靈活性太差,不方便操作;另一方面是國內的各類風險阻礙了海外資本的進入。隨著改革的推進,風險逐步釋放,海外投資者對國內投資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將下降,積極性會越來越高。”曹慶表示。
曹慶認為,A股市場無論從總市值還是交易的角度看,已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但A股還未進入任何一個全球性指數體系。隨著滬港通等靈活機制的推出,未來2~3年A股就會納入MSCI指數,最終權重會占比10%,對應市值大約1800億美元。“從這個角度講,滬港通只是個開始,未來會有大批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
隨著海外投資者占比上升,A股與國際股市的聯動程度也將隨之提升,直接作用將是對A股定價的重估。博時基金撰文指出,下一輪牛市在投資者結構上,最大的變化可能會來自海外投資者占比的大幅上升。伴隨投資者結構的變化,A股市場的主流投資理念也會發生變化,A股的泡沫和逆泡沫的劇烈程度和持續時間將更為短暫。
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市場高估了滬港通對于A股市場的作用。“滬港通從長期來看方向肯定是對的,但我認為滬港通對A股的實際利好有限。”國泰基金QDII基金經理吳向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市場本身表現來看,在傳出滬港通消息之后,A股中大盤藍籌股的漲幅還是遠低于中小盤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其漲幅遠小于大盤,H股相對于A股的溢價并沒有縮小。”
統計顯示,從今年4月傳出滬港通消息至今,上證180指數上漲了19%,同期,中證500指數以及創業板指數均上漲了30%。
吳向軍認為,相比A股,滬港通對于港股的利好作用更大。“此前外資進入A股的渠道已有QFII和RQFII了,額度還沒有用完。而國內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渠道很有限,只有一些QDII產品。相比資金進入A股的增量,流向香港市場的資金可能更加可觀。”
海外投資者關注金融、消費個股
如果滬港通具有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那么,海外投資者會如何投資值得關注。
借鑒以往以QFII為代表的境外投資者的投資模式,銀行、家電、飲料、建材和交通運輸等藍籌行業是其偏愛重倉的行業。2014年三季度末,QFII持股數量最多的五個行業是醫藥、機械、食品飲料、電力及公用事業、交通運輸。
近期,長城證券研報顯示,通過分析QFII重倉持股情況,認為“海外投資者偏好于各行業的藍籌或潛在藍籌,在行業上傾心于大消費領域和分紅收益穩定的交運、電力板塊,個股重倉首推的是銀行為代表的低價藍籌。”
“從國際資本市場的開放經驗看,一國或地區股票市場的核心資產或戰略資產,比如金融、先進制造和消費等支柱型產業,將受到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關注或認可,或將會被外資戰略性建倉。這將利好內地與香港股市的金融和其他有競爭力的藍籌板塊,尤其是大折讓的藍籌股。”博時基金認為。
板塊方面,考慮到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經驗,滬港通有望提振增長、分紅穩定的內地A股估值,受益板塊主要是消費(醫藥、家電、汽車)、金融(券商、保險、銀行)等。A股消費類的中醫藥和酒類公司在全球市場有非常強的獨特性;另外,在全球市場占比較高、海外知名度也較高的家電、通信設備以及消費電子產業鏈等有競爭力的國內企業,也會受到更多境外投資者的關注。
“應關注滬港通可能帶來的資本市場投資風格與估值體系的切換。”大成基金稱,香港市場及國際投資者對于大消費行業青睞有加,一般對于各消費板塊的龍頭公司估值都在25~35倍左右,而且這些龍頭公司往往已經進入到成熟期,增長速度已從高位回落至低增速區間。同類A股的消費龍頭公司,往往還處在成長期甚至快速成長期,其20倍的估值相對國際投資者而言,確實會更有吸引力。
此外,從市值角度來看,A股消費品公司的市值相對于國際資本市場千億級的消費龍頭而言,仍然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食品飲料、農業、休閑旅游服務等消費行業是較好的投資板塊。
大成基金表示,在滬有港無的品種中,除了茅臺等白酒類公司之外,有色中的稀有金屬、稀土及小金屬等,也是A股有而港股無的稀缺品種,在國家發展新材料、高科技、新興技術的大背景下,具備比較高的投資價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