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00:53:3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長達12萬公里、足以繞地球三圈的我國陸上油氣管道,卻因種種原因平均每10公里就藏有2.5處隱患,這也一直是近年業界擔憂的一樁心事。
在這場艱巨的管道隱患整治中,擁有國內較多管道之一的中國石化(600028,SH)備受關注,也一直走在整治前列。繼11月15日宣布主動停輸兩條油管之后,昨日(11月18日),中國石化再次宣布正式啟動智能管線建設項目試點工作,并將從明年1月起在中石化范圍內全面推廣、明年5月正式投用。
按照中石化方面的計劃,3年內將投入281億元進行管道隱患的全面治理。按照智能管線對“智能化、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以及可視化”的要求,還將給除金洲管道(002443,SZ)、玉龍股份(601028,SH)等生產金屬管道之外的其他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提振。
中石化啟動智能管線建設
據了解,相比歐美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的國際一流企業管道管理,我國管線的智能化管理還處于發展初期。也正因如此,中石化智能管線項目的建設,對全國的管道安全管理模式而言都可謂是一場重大革新。
為業界高度關注的是,我國陸上油氣管道總里程已達到12萬公里。但據國家安監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底這些管道共排查隱患29436處,平均每10公里就有2.5處隱患。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盡快有效的對管道進行“隱患與風險”管理成為當務之急。
中石化方面表示,近日已經在旗下管道儲運公司、天然氣分公司、燕山石化等7家單位正式啟動智能管線建設項目試點,預計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試點工作。
中石化昨日表示,智能管線將具備管線缺陷和隱患報警功能,通過智能系統也能及時了解事故現場狀況、實時監控事故管線的生產運營情況、實時掌握事故處置動態,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影響和損失。
在業內看來,智能管線的建設,除了能解決中石化防控自身隱患管道的當務之急,更重要的是,改變了過去“事故-事故”方式的被動管理、轉化為預防為主的主動管理,這對全行業管道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同樣經歷了管道發展初期的慘痛事故教訓之后,美國從2000年至今,已經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規在內的一系列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標準體系,并且通過強制性實施取得了顯著效果。
對此,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2010年出臺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也提出了一系列強制性保護措施,但在具體執行上往往存在很大難度,比如在管道上搭建的違章建筑依舊還有很多等,中石化特別呼吁相關方面能夠執行到位。否則即便建設了智能管線,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也依然十分艱巨。
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在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階段后,作為世界五大運輸方式之一的管道運輸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成為時代必然。而這其中,油氣管道的智能變革也同時孕育出另一片商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石化方面獲悉,為在3年時間完成現有隱患管道的全面整治,僅管道的“以新代老”計劃就投入資金達122億元。
而油氣管道一般鋪設距離較長,對材料承壓能力的要求很高,金屬管道以其高強度的優異特性被認為是油氣運輸管道的不二選擇。這無疑給目前資本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生產金屬管道的上市公司金洲管道、玉龍股份等帶來提振作用。
記者注意到,中石化此次的智能管線為實現管線運行狀態的自動監測,要求完善管線的自控儀器儀表、檢測設備及監控系統等,還有其他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方面的系列要求,對相關安全生產監測企業也將帶來利好。
不過,就此次智能管線建設具體投入的資金規模,呂大鵬表示暫未確認,但被強調且可以肯定的是,資金方面將有全面保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