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00:42:06
方正證券喊出“市場離瘋狂還早著呢”;海通證券也表示“牛不停蹄”;國信證券稱:“我們放棄對短期點位的預測,享受流動性泡沫”,“不翻盡每一寸地皮,不擔心估值泡沫”。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盡管清明假期后各地普遍降溫,但A股市場卻持續火熱。昨日(4月7日)是清明后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再現逼空大漲,四大股指齊創新高,上證指數漲2.52%,報收于3961.38點,劍指4000點大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券商仍在普遍唱多,方正證券喊出“市場離瘋狂還早著呢”;海通證券也表示“牛不停蹄”;國信證券稱:“我們放棄對短期點位的預測,享受流動性泡沫”,“不翻盡每一寸地皮,不擔心估值泡沫”。
創業板指五連陽
節前,央行宣布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注冊制,由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具有優化銀行信貸結構、緩解銀行資產質量壓力等優點,被市場視為銀行重要利好。市場預期注冊制將加速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2015年的發行量或將達到8000億元,為2014年的2.8倍。
在上述利好的背景下,昨日滬深指數雙雙大幅高開,從盤面表現看,銀行股全線大漲,有色、煤炭等權重板塊也紛紛起舞,市場熱得發燙?!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剑瑥?014年11月A股開始走強以來,幾乎沒有出現大幅調整,僅在2015年1月底、2月初指數出現小幅回調,隨后便如破竹之勢一路向上。昨日滬指收于3961.38點,直逼4000點大關;創業板指盤中創出2557.87點新高,收出五連陽。不少經歷過2008年暴跌的老股民對瘋狂上漲后不少個股連續跌停仍記憶猶新,因此,市場也不時發出對見頂的憂慮之聲。
多數券商唱多
然而,曾經謹慎的各大券商近期卻異常興奮,提示風險者成了少數,多數券商都在鼓吹對牛市的繼續看好。
方正證券昨日發布研報稱:“市場離瘋狂還早著呢,大可不必自己嚇自己,俗話說得好,人嚇人,會嚇死人的。”該券商給出的操作計劃是“持倉不動”。
海通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稱:“上周各類指數均再創新高,我們一直強調,本輪牛市是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行情,大類資產配置轉向股市是個中期維度,目前仍在演繹中。政策面向好提振市場情緒,賺錢效應本身又吸引資金入市,形成正向循環,‘牛’不停蹄。”
山西證券表示,增量資金持續涌入,資金逐利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上周后三個交易日,每日漲停股數維持在140只左右,強大的賺錢效應刺激著外部資金加速涌入市場,而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反過來更強化了市場本身的上行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些券商一直是比較喜歡預測點位的,國信證券4月7日卻發布研報稱:流動性非常強的市場,用理性預測點位會失效。上周地產政策放松有助于股市的流動性,而清明假期顯然是又一次場外資金入場前的蘿卜開會。“我們放棄對短期點位的預測,享受流動性泡沫”。國信證券還表示:成長股的投資已經淪為炒地皮的故事,還沒翻盡每一寸地皮,就不用擔心估值泡沫。“價值股方面,銀行確實是便宜,這一點無與倫比”。
中金:警惕資金連續流出
雖然看多券商目前占多數,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也有少券商在提示風險。如東方證券認為,雖然長期看多市場的觀點不變,但這個時期需要關注風險。短期市場風格很難切換,創業板風險固然很高,但藍籌很可能會與創業板一起下跌。
中金公司則表示,散戶的蜂擁入市雖然使得似乎放大風險承受能力就能賺錢,但也使得短期走勢預測變得困難,短期的波動將加大。
4月7日,中金分析師王漢鋒發布研報稱,EPFR(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的一周中,約有9.8億美元資金流出港股和內地股市,為連續第七周資金凈流出。
記者注意到,從龍虎榜數據看,機構也頗為瘋狂,并且買入最多的恰恰是最受益牛市的券商股。3月30日~4月7日,機構席位買入最多的個股是東方證券(600958),3月30日買入3.15億元,截至4月7日的3個交易日中再度買入4.18億元。東方證券自3月23日上市后,先是連續三天“一”字漲停,最近兩個交易日也是連續漲停。
股民:券商想傭金想瘋了
雖然不少券商仍疾呼牛市,但也有部分投資者開始有意識地減倉。一位上輪牛市末期入市的股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07年、2008年時,市場也如同現在這樣瘋狂,不少人都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各大券商不斷鼓吹牛市還將繼續,滬指將站上一萬點。這位股民2008年初入市,入市后不久市場天天暴跌,不少券商還在繼續鼓吹牛市無礙,他當時投了10萬元進去,最后虧得只剩2萬元出來。他表示:現在的情形就跟當年情形一樣,券商這么努力喊牛市,無非就是想傭金想瘋了,但他自己會謹慎操作,因為在大家最貪婪的時候,也最容易出現血本無歸的事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