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7 00:37: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自然 黃霞
◎每經記者 許自然 黃霞
今年3月,有著南北船之稱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工業,又稱南船)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船重工,又稱北船)進行高層對換;一時間南北船合并的傳聞甚囂塵上?!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剑湍媳避囈粯?,南北船也本屬一家,均成立于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對于兩家公司的合并,業內人士認為,南北船合并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但由于業務交織,合并不容易。
兩集團各有3家上市公司
3月25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雙雙發布消息稱,中船工業原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中船重工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工業董事長、黨組書記;即所謂北船和南船領導層對調。這一消息直接推升市場對兩大造船集團可能進行合并的預期。
目前上述兩家集團各擁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14.08元)、風帆股份(600482,收盤價23.41元)、樂普醫療(300003,收盤價35.57元);中船工業旗下的中國船舶(600150,收盤價54.63元)、廣船國際(600685,收盤價51.40元)、*ST鋼構(600072,收盤價21.42元)。
受合并傳言影響,3月26日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中船工業旗下的廣船國際和中國船舶股價漲停。當日晚間,中國重工發布聲明否認了合并傳聞,并表示“未得到來自于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并傳聞的書面或口頭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由中船工業、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船舶報》曾報道稱,2015年1月19日在船舶工業的老領導與中船工業負責人座談時,就建議“將船舶工業兩大集團進行合并。他們認為,船舶工業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將兩大集團分割開來,導致兩大集團多年來均存在發展的短板,中國船舶工業的產品建造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南北船原為一家人
與南北車類似,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堪稱造船行業的南北船。歷史上,南北船本屬一家,均成立于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包括武漢在內的造船工業都屬中船重工;長江以南屬于中船工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南北船本屬一家,但近年來雙方的發展境遇卻不盡相同。
以上市公司為例,中船重工的三家關聯上市公司近四年都保持盈利,而且業績相對穩定;由于造船行業的不景氣,造船龍頭中國重工的業績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在最差的年度,也能達到超過20億元以上的凈利潤;而中船工業旗下三家公司受行業景氣度的影響則極為明顯,均從2012年起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此外,作為軍工領域的優質資產,中船重工擁有完備的艦船研發體系和僅次于中國科學院的工程技術科研團隊,下屬28個科研院所在艦船裝備研發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80%,旗下中國重工更是被冠以“航母第一股”的美譽。
“其實,中船工業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科研實力和多元化的產品設計能力。如果與中船重工的接單能力相結合,能夠互補雙方的短板,發揮各自的長處。”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現在造船行業低迷,但合并之后,大力開發出的鉆井船等多用途海洋工程業務,是完全可以抵御行業周期的壓力的。”
然而,對于合并的難度,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南北船的子公司體系很龐大,涉及的業務與利益劃分很復雜,合并難度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