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06 00:29:27
財政部官方網站刊登文章《正確認識“土地財政”》稱,土地收入有公共性,承擔著一定的公共職能,“在現行土地制度下,每年仍然會有相當規模的土地出讓收入,這是國有土地的市場化配置方式帶來的?!?/p>
每經編輯 金微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土地出讓面積和土地收入直線下滑,土地出讓收入同比更是直降36.1%,土地財政何去何從受到格外關注。
財政部官方網站刊登文章《正確認識“土地財政”》稱,土地收入有公共性,承擔著一定的公共職能,“在現行土地制度下,每年仍然會有相當規模的土地出讓收入,這是國有土地的市場化配置方式帶來的。”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土地財政既有城鎮化高峰期的融資需求,也有預算法本身原因,也是在四萬億背景下城鎮化建設的融資壓力帶來的,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城鎮化原因。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不可能是常態。未來經濟進入新常態,土地財政也會進入到常態。
土地收入具公共目的
財政部刊登的文章作者是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兼書記劉尚希,文章稱,“土地財政”是我國的一種特殊現象,是在土地公有制和經濟市場化背景下產生的,工業化、城鎮化、住房商品化快速推進,土地在其中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發揮出了無可替代的杠桿作用,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發展經濟、融資搞基礎設施和市政公共設施建設、擴大政府可用財力等方面,到處都有土地的身影。
2014年,地方土地出讓凈收益為8653.51億元,主要用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發展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支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用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發展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支出達到6810.69億元,減輕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用于這些方面的支出。
文章稱,土地出讓收入承擔著公共職能。“中國的土地出讓收入不僅僅是從政府實物資產向貨幣資產形態的轉換,而是承擔著重要的公共職能,如轉移農民、轉換土地用途、建設公共設施等等。”
張斌認為,未來土地財政不可能像原來那樣發揮作用,無論是籌資的規模還是抵押,一方面,地方拆遷成本越來越高,土地凈收入在下降,另一方面房地產越來越不景氣,“在內外因素作用下,土地在城鎮化融資功能會弱化,這是內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土地金融杠桿效應下降
近年來,社會上有流行觀點稱,認為土地出讓收入規模大小與中央財政集中度有關,即實行分稅制后地方財政收入少了,不能滿足地方建設需要,于是地方政府就通過多賣土地、抬高地價增加收入,造成土地出讓收入大增。
文章援引數據稱,土地出讓收入規模大小與中央財政集中度沒有直接的邏輯關系。“不能說中央拿多了(實際上中央還不到一半),地方拿少了,地方政府就依靠”賣地“來增加收入。把地方”賣地“直接歸之為中央集中度高,顯然屬于牽強附會。”
文章提到,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快速下降,即是經濟增速趨緩,市場需求減弱而導致的。“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土地出讓收入降幅明顯,土地收入的增長變化更多地與經濟相關聯,而不是中央財政的集中度。”
張斌說,過去土地財政與房地產經濟是一種正反饋的作用,土地財政配合了房地產的高漲,現在這種趨勢已經逆轉,成為負反饋的作用,房地產下行,土地賣不出去,也壓低了經濟增長,相對于過去房地產拉動經濟的動力越來越弱。
文章還提到,當前地方債務存量規模較大,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收緊,而土地的金融杠桿效應下降,經濟增速放慢,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地方財政壓力與日俱增,要高度警惕區域性風險的擴散。
據《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披露的數據,截至2013年年底,84個重點城市處于抵押狀態的土地面積為40.39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7.76萬億元。張斌說,為什么地方不直接賣土地而是選擇抵押,主要是土地賣不掉或者賣不不好價,而通過評估可以獲得更高的價格,以獲得融資。“現在房地產下行,土地貶值,而作為地方政府抵押物的土地就面臨價值重估或無法變現的問題。”
文章最后提到,“要以改革的辦法來強化地方財政風險管理,避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防止財政風險給經濟風險雪上加霜。根本的辦法是鼓勵創業、創新,優化結構,增強地方經濟增長后勁,擴大稅源,財政與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發生危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