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5-06 17:15:17
在眾多學習李嘉誠的內地企業家中,許家印也許是學得最到位、發展路徑最相似的一位。他正在試圖將恒大從“地產航母”打造成像長河系一樣的多元化帝國。
每經編輯 區家彥
邦地產記者 區家彥
比起足球比賽的勝利,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或許更在意公司市值的表現。
2015年5月5日,亞冠聯賽小組賽收官戰,廣州恒大淘寶隊雖然以0-2不敵西悉尼流浪者隊,但早已提前以H組頭名身份晉級2015亞冠16強淘汰賽,為重奪亞冠冠軍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
沒有信息披露許家印是否在現場看球,但4月21日,在首爾的恒大亞冠出線戰,他突然坐私人飛機到酒店看望球隊,親赴現場督戰。
5月4日下午4時,香港股市收盤,恒大地產(03333.hk)的股價定格在7.9港元/股,這不僅是公司股價在近年來第N次創出歷史新高,1163億港元的市值,也讓恒大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中市值最高的民營內房股。
此前一天,《福布斯2015華人富豪榜》發布,李嘉誠以凈資產規模333億美元蟬聯華人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資產位居第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以227億美元排名第4,許家印以62億美元排名第35。馬云也是廣州恒大的投資人之一。
許家印離李嘉誠還有多遠?在財富數字上,他們相差271億美元;在年齡上,兩人差著30歲;但在商業布局上,戰略管理上,境界胸懷上,以及眼光和魄力、強勢和鐵腕,許家印與李嘉誠有很多相似之處。
鮮為人知的是,許家印與李嘉誠頗有淵源。在恒大地產當年IPO之際,李嘉誠曾斥資1億美元認購新股,這也是李超人罕有的一次投資內地地產股的舉動。去年年中,許家印也明確提出,集團將采取多元化戰略,高調進軍文化、娛樂、體育、快消以及醫療等行業,并以長江實業等世界500強企業作為學習對象。一來一往之間,頗有惺惺相惜之意。
如今,57歲的許家印正在復制87歲李嘉誠的經營哲學,試圖將恒大從一艘“地產航母”打造成一座多元化帝國。他能否重演李嘉誠的商業奇跡,成為“內地版李嘉誠”?恒大又能否成為長和系一般的巨型商業帝國?
每個時代都有風口
每一位成功企業家背后,都有一個白手興家的故事,但李嘉誠與許家印能夠脫穎而出的共同之處,在于成功捕捉到當時經濟發展的新風口--房地產。
出身在潮州的李嘉誠,只有初中學歷,由工廠推銷員起步,隨后開設了長江塑料廠。僅僅數年時間,李嘉誠已經成為中國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
但為李嘉誠奠定了成功基礎的,是房地產。上世紀60年代,香港經歷了1967年暴動、1973年石油危機,導致房地產價格暴跌。但李嘉誠看準了香港“人多地少”背后的巨大商機,把工廠資金逐漸投入地產市場,大膽吸納優質物業,最終奠定了“長江實業”地產王國的地位。
1982年,事業蒸蒸日上的李嘉誠獲得了鄧小平的接見,奠定了其華人商界領袖的地位。
恰是那一年,來自河南周口市的24歲年輕人許家印從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他從技術員做起,很快就得到重用,隨后晉升為車間主任。
時勢造英雄。在舞陽鋼鐵廠工作10年后,鄧公南巡讓許家印察覺到新的機遇,他前往深圳,加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1995年,由許家印直接操盤的地產項目廣州珠島花園震驚南粵地產界。盡管他為公司創造了2億元的現金流,每月的工資卻只有3000元,這堅定了他創業的決心。
1997年,許家印白手起家,帶著原公司的七八個人創立了恒大實業集團公司,并在業內開創了“快速開工、快速銷售”的高周轉發展模式。十年后,恒大地產的總資產已經達到213億元,凈利潤超過10億元,與富力地產、碧桂園等知名房企并列“華南五虎”。
每當回憶自己的創業決定時,許家印總是感到很慶幸:如果當時老板給他10萬元年薪,他就不會去創業了。更重要的是,1998年房改大幕拉開,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進入了黃金時代,為許家印的雄心與才華提供了一個舞臺。
險地后生的梟雄
在群雄割據的房地產市場,無論李嘉誠還是許家印,他們都曾是不折不扣的“后來者”,要想后發制人,不僅需要運氣,更要有超乎常人的膽識。
李嘉誠商界生涯最精彩一役,莫過于1979年,利用長實6.93億港元的資產,“蛇吞象”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奠定了他在香港教父級的地位。
許家印的發展之路也極為險要。2006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熱浪卷席,萬科的銷售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富力地產的銷售額也突破百億,但彼時的恒大銷售收入尚不足20億元,放在全國,不過是一家不起眼的二線房企。
許家印意識到,要想實現彎道超車,需要采取非常規的擴張手段--拿地與上市是他的兩樣法寶。2006年底土地儲備尚不足600萬平方米的恒大,在2008年3月12日招股時,土地儲備已達到4580萬平方米,增幅達7倍。從2007年起,恒大開始積極籌備在香港IPO。按照當時的計劃,恒大將最高募資165.76億港元,市值超千億港元。如果計劃順利,恒大將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上市房企之一。
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來襲,中斷了恒大的上市計劃,巨大的土地儲備讓許家印背上了沉重的資金壓力。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轉讓項目割肉賣地,或通過私募增資擴股。那場金融風暴迫使很多地產公司割肉賣地,包括很多已經上市的華南房企,它們因此一蹶不振。
他連續三個月待在香港尋找“救兵”。最后,恒大吸引到鄭裕彤、楊受成等富豪為首的新投資者出資5.06億美元認購新股,成功渡過難關。
2009年11月,恒大地產如愿登陸香港聯交所,當天收盤市值705億港元,成為在港上市的最大內地非國有企業。擁有恒大地產近七成股份的許家印,身家升至480億港元(約合422億元人民幣),超過同一天公布的2009年福布斯中國內地首富王傳福(396億元人民幣)。
前期拿下的巨大土地儲備隨即變為優勢,恒大自此進入快車道。當年,恒大地產銷售額為303億元,5年后,銷售額已經飆升至1315億元,位列全國第四名,并一躍成為“華南五虎”中的一哥。
“許家印是一名梟雄。”廣州某地產公司的老總曾向邦地產記者感慨。
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一類企業家在操控企業擴張時,都不滿足于常規路徑,他們敢為人所不敢為,出險招,趟險路,許家印與李嘉誠都是或曾經是這樣的高風險偏好者。
“恒大+”經營哲學
上市6年多以來,許家印與他所掌舵的這家企業始終在質疑與贊美聲中前行。有人批評他過于冒進--恒大負債率長期高企、多元化擴張激進,一度引來美國做空機構香櫞的“沽空”襲擊;也有人說他是中國最聰明的商人--在中國足球低迷之時敢于抄底并大獲成功,在地產主業依然強勢之際提前布局新產業,勇猛魄力堪比李嘉誠。
多數人對李嘉誠的印象仍限于“地產富豪”,但事實上,李氏商業帝國能在經濟周期跌宕起伏中不斷壯大,得益于其風險對沖的多元化經營哲學。
長和系業務遍及港口、地產、能源、基建、電信等多項產業,即便因經濟波動導致地產等周期性行業陷入困境,長和系也可通過零售、電信、港口等弱周期性行業提供的穩定現金流實現風險對沖。在長和系實現“世紀重組”前,地產業務在李嘉誠商業帝國的占比,已經下降至不足30%。
自2010年斥資約1億元買下由中超降級為中甲的廣州足球俱樂部,并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后,許家印連續三年砸下重金,俱樂部終于在2013年11月9日歷史性地奪得亞冠聯賽冠軍。
在恒大足球強勁的品牌效應下,公司接連推出恒大冰泉、恒大糧油、咔哇熊嬰幼兒奶粉,全力切入快速消費品市場。恒大還聯手韓國最大的美容機構之一原辰醫學美容醫院,進軍高端整容行業。
2015年3月底,恒大集團公布2014年財報,總資產激增36.3%至4745億元,規模居香港內房企第一;營業收入增18.9%至1114億元,全國第一;凈利潤180億元,創歷史新高,激增31.4%增幅全國第一。
許家印透露,爭取在2015年實現飲用水、糧油、乳業三大業務板塊盈利,并且在三年后各自分拆登陸香港股市。
至此,恒大的多元化版圖已貫穿體育、文化、快消以及健康等多個產業,圍繞老百姓吃、住和健康等民生領域。
有人質疑恒大新業務在短期內不但不貢獻新的利潤,反會消耗企業資金。邦地產發現,相對于地產主業每年超1300億元的銷售額,恒大近兩年62億元的新產業投入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從行業角度而言,大消費行業是一個很好的永續經營行業。”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向邦地產表示,無論經濟處于高潮還是低谷,市場需求都變化不大,與房地產相比,消費品的周期性弱很多,這樣穩定的行業能對房企發展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而且,隨著中國人均收入進入快速提升期,消費升級肯定是企業群體的一個大的投資主線。
2014年恒大年報顯示,地產業務的核心凈利潤高達126億元,但非地產業務總虧損額為31.3億元,這顯示新業務仍處于“輸血”、培育階段,恒大的多元化轉型前路漫漫。在尋求降低風險與增加收益之間的平衡點上,李嘉誠堪稱楷模,許家印還需要時間。
有人好奇,為何恒大多元化與“互聯網+”這個眼下更大的風口無關?包括萬科、綠地、世茂等許多一線房地產企業的轉型,無不攀上互聯網的“高枝”。
但許家印想得很清楚:不久的將來,在恒大商業帝國里,地產將成為基礎產業,礦泉水、糧油、乳業、健康產業則是四大新興產業,這五塊業務都擁有各自的上市平臺,到時候,“恒大”將不再只是一塊地產品牌,而將進化為一個圍繞老百姓衣食住行消費升級的全新品牌。
這一番遠景的描繪,令投資者對許家印的雄心壯志極為看好,僅僅最近一個月內,恒大地產股價漲幅超100%。
許家印的伙伴馬云,曾經放言李嘉誠過時了,“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不再屬于李嘉誠了。李嘉誠在他那個時代,真的很不錯,但現在已不可能出現另一個李嘉誠……10年之間四大家族(李嘉誠的長和系、郭氏家族的新地、鄭裕彤的新世界及李兆基的恒地),市值都不及騰訊加上阿里!”
時代不同,許家印可以學習李嘉誠的邏輯和精神,但在格局和未來上,需要升維超越了。喜歡體育競技和K歌的許家印,保留歌曲是《懂你》,他也經常唱《千里之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