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1-10 12:36:57
想知道深圳的房價是否撐得住?買房的錢從哪來?如何投資深圳樓市?你需要知道人口、供需和貨幣三點。
每經編輯 白亞靜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上周末,深圳某超級大盤一日售罄,賣了60億,這可比老大萬科在深圳2014全年銷售額(98億)就少一點啊~整個10月深圳樓市也“止跌上行”,但成交均價連漲5個月后首次下跌。
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敏感時期,為什么要快速低價推貨?
有深圳地產老兵說:市場有天量成交做支撐,后續必出天價。
中指院深圳分院研究總監程玉稱說:最主要是4.3萬/平的價格低于大多數購買者4.5萬/平。
有小鮮肉調查說:開發商已將股權質押,資金有缺口,這時的樓盤讓利萬人瘋房,就跟5000點上的A股一樣。(要知道,股市里的高位放量下挫,就意味著莊家出貨股價轉弱。)
深圳樓市總是一副波濤洶涌的模樣,其實樓市問題不復雜,核心邏輯是“(供應端)貨+服務=錢+信用(需求端)”【源自著名對沖基金管理人Ray Dalio的“經濟周期的驅動力是需求變化”觀點】。
所以,要想知道深圳的房價是否撐得???買房的錢從哪來?看懂如何投資深圳樓市?你需要知道三點:
人多不會讓房價高
中國最近十年中,房屋的本質不是商品,而是金融資產。馬太效應,使得有房者更有意愿和能力買房。
所以當專家說“深圳樓市多么有潛力,深圳的住房自有率僅30%,還有很多人沒上車...”這些話時,請看看你不是看到誰睡在大馬路上了。
房產作為資產增值的“金融類住宅”是短缺的,但作為居住使用的“商品類住宅”是不短缺的!對于持有深圳房產者不只1套房(戶均至少3.3套房)的人而言,房屋是資產配置的形式之一,所以一套是不夠的,錢多會繼續買,而他們才是深圳房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所以,不要再拿人口流入量來講深圳樓市。2014年9月以前,人口流入大趨勢改變了嗎?城鎮化中止了嗎?既然都沒有,在去年930雙降之前,深圳樓市為什么量價齊跌?既然沒有,那為什么2010年全國戶均已達1.02套房,2013年還出現11.57億平方米的住宅成交峰值?
我們再來看看深圳的人口實際購買力。
從《深圳市2015年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可見,2015年工資指導價位的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及平均數分別為:24024元/月、3764元/月、2203元/月和4711元/月。官方解釋,中位數與低位數較接近的原因是:在深圳勞動力市場中,生產、服務的一線員工占比重較大,他們的工資整體水平比其他行業低。
所以你看看,深圳創客的確可以動輒坐擁百萬融資,購買力驚人,不過一起繁榮著的,還有同屬第三產業里的餐館、酒店等各種服務行業,那里可充斥著無數新來的打工仔,他們又有多少購買力呢?
我們就用“中位數”的概念來說吧~深圳住宅中位數是多少?中原地產推出一項服務說“300萬置業深圳有路數”,可以看出這也是深圳市場的主流房源,300萬上下,首付3成,本金需要90萬。
但在近5年的新增人口里,什么樣的人能一次性支付90萬?初入社會者憑借父輩積蓄,有技術有夢想者期冀股權變現。
回到如何看懂深圳樓市的問題,先看清人口結構吧。另外要承認,深圳樓市投資客占比高,早是公開秘密。“限購抑制投機”只是冠冕堂皇,深圳樓市價量依然與炒房者息息相關。
房子其實并不缺
投資深圳樓市,如果考慮長期收益,那么在產業轉型成功、人口向一線城市集中等因素下,深圳的確能讓人越看越能堅定。
但如果只是拿買房作為短期投機行為,那就存在一定風險。首先說到深圳的樓市供需指標,看多了真是“亂花迷人眼”。
在深圳,當市場供應過大、存在去化壓力時,往往也許是最好的買房機會。
看深圳樓市,就像看一場3D電影:回放至2014年7月,市場大量新盤供應,庫存高企,購房者卻不愿入場,中介頻現關店潮。
后來的暴漲,給了持幣未買者一記耳光。當時,無疑是近幾年最佳買房時機。
再看2014年底,雖然已回暖,然而去化時間仍有13.8個月。而且2015年超過千萬平方米的供應,更加大了庫存問題,不少專家擔心開發商去化壓力,認為房價有可能出現微跌。
誰曾想,短短數月后,市場就爆發了房源不足的恐慌,多個新盤上演萬人搶房。今年8月底,去化周期僅5.6個月。
當然,“庫存高企時好買房”也只是“也許”,因為供需和房價之間,只存在相關性,并非因果關系。較高的庫存,只能為購房者提供一個有利議價空間,并不能指導購買;相反,在市場較低的庫存時,購房者處于不利之境。
主要問題是錢太多
想買房,關鍵還要看貨幣和信貸政策。
最近,吳曉波就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擁抱泡沫。他說,“現在李總理只有一條辦法,信貸政策。把各位口袋里的錢全部逼出來,逼到哪里去呢?中國有兩個非常大的泡沫市場,一個叫資本市場,一個叫不動產市場。當所有的錢都跑到馬路上以后,朝野對賭。一個賭政府在實體經濟轉型完成前,不敢讓泡沫破滅。政府賭各位當你們用100萬買股票,變成200萬的時候,你一定不敢拿200萬再去炒股。你會拿120萬炒股,還有80萬買房子、吃小龍蝦、去旅游。當你干這些事情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復蘇了。”
其實多位宏觀經濟學家已經預告,未來幾年中國將進入通貨緊縮。若說“通貨膨脹”是過去幾年全國房價上漲的最大推手,那么當步入“通貨緊縮”,老百姓不再愿意花錢消費,相應的,房價很難有增幅。
面對這種預期,全球各地的中央政府都會上馬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簡單說,要么多印鈔票,要么降低信貸成本,盡一切可能刺激消費。
這意味著,在某一段時間內,全國層面的購買力又將增多,大家覺得這些多出來的購買力會流向哪里呢?股市波瀾壯闊,中產階層參與意愿大減。樓市穩賺不賠,一線城市尤其像深圳,又生活在所有媒體的高預期里。流向哪兒,智者見智罷??傊飨蚰睦?,推高哪里價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