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2-06 13:28:12
星美聯合憑7個員工創幾十億市值聞名A股市場,但它的經驗能被復制嗎?Why not?一個新的辦公模式正在創造可能。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最近A股市場上星美聯合可謂牛爆了(就是新世界鄭裕彤女婿杜惠愷“玩借殼”失敗的那個星美聯合),因為它員工加起來才7人,市值卻有幾十億。
那么問題來了,想憑一人或幾人之力創建一個市值百億的公司,有可能嗎?
Why not?一個新的辦公模式正在創造可能。
“以小搏大”的聯合辦公
一種被稱為“聯合辦公”的全新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
原來公司里的財務部、行政部、人力資源部……統統會成為獨立運作的公司。你只要能夠充分利用業務外包,將公司運營的各種瑣碎事務外包出去,就可以“以小博大”。
在美國2700多萬家企業中,99%的企業都是以這種方式經營的。在以色列,高凈值的科技公司大都是小微企業,這種企業被稱為“獨角獸”,動輒都是上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就連這幾年大火的Uber和Airbnb(前者估值高達600億美元、后者高達到250億),也是精通資源利用的“外包一族”,因為他們甚至沒有一輛自己的車和一間自己的客房。
同樣,全球互聯網領域的標桿“蘋果”,也只負責研發和營銷,但它的市值遠超以三星為代表的,擁有幾萬人生產隊伍的“傳統”企業。
國內將有一批市值爆表的小企業?!
目前,“聯合辦公”模式已大規模在中國發展,這意味著中國未來或也有希望成就一大批市值幾十甚至百億的“小公司”。
就國內來看,小米可以算這套模式的實施和體現者。小米本質是并不掌握許多核心硬件,但它利用強大的外部代工和采購,估值已飛躍至六百億美元。
新的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它是順應萬眾創業的產物,一旦有人提供了符合這一需求的辦公環境,原有的合作難度和風險也能大大降低。
怎么說?因為,在原來的辦公形態下,企業想找到可信賴的外部伙伴非常難,企業常常面臨孤軍奮戰的狀況,沒有金融機構愿意借錢,沒有可靠的供應商,連找個靠譜的財務都難。而在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年代,“聯合辦公”的模式正在興起,帶動寫字樓整體租賃細分包裝、合作出租等業務的成長。你生意上的所有發展需求,都可能在距離幾米遠的工位上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面對這樣的新增需求,潘石屹、毛大慶都想把自己的SOHO和優客工場發展為寫字樓中的“蘋果”。
把客戶變成員工是謀利高招?
他們想怎么辦到?
首先,這種模式未來也許會把一個大公司拆解成幾十乃至幾百個小公司。每一個部門,乃至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單獨的公司,自己創造收入,自行控制成本。
員工成為客戶,客戶成為員工。
毛大慶對邦爺說,將辦公室做成一個像云服務一樣的平臺,所有的上下游企業都在一棟辦公樓、一個產業園里。他們都在聯合辦公,從用戶到供應商到下游企業,有了它,你的成本會降到最低,你的效率會變成最大,這就是一個辦公桌的生意。
當你進到這個辦公室時,可以觸手可及地拿到你要的各種服務:小到幫你辦護照、港澳通行證,幫你小孩找幼兒園,看病幫你掛號,大到人力資源外包,出租CFO等等。很多事都可以服務的接入者和服務平臺的組合者完成。
毛大慶說,這種共享模式稱之為社區,而其創立的優客工場則是一個服務提供商,屬于科技服務業,利用孵化器、加速器園區本來就開放的投融資機制,推進資源互相補充,做一個園區的生態鏈。
因而優客工場在盈利上,桌子等硬件設施只占一小部分空間(最多盈利40%),剩下的60%來自于社區培訓教育,社區創業引導基金和未來的IT服務。未來會延展更多相關個人和小群體服務。
大公司會因此死亡?!
通過這樣一個資源集聚的平臺,創業者得到更多的是“軟件”服務,比如融資、商業運作、技術創新的各種專業輔導和扶持。
當前國家的開放環境和鼓勵政策,激發了許多人創業。而這群創業者需要一種靈活高效、低成本高服務質量的辦公模式。強大的需求推動了靈活辦公空間業務在中國顯著增長。
但這種模式對大公司的威脅幾乎是致命的!
厭惡公司政治的個人和小團隊將越來越多地從大企業內部走向分離,人才、資金和高效的合作伙伴將迅速離開,剩下越來越多僵尸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