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7 01:17:38
在經歷2006~2016年近十年低谷后,美股價值股的收益率和資金流入量都開始超越成長股。全球干細胞技術龍頭StemCells近日因終止研究,造成股價暴跌81%,就是成長股遭遇挫敗的最新證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修眉
2016年前五個月,美聯儲啟動加息進程、產油
國繼續拉鋸戰……每一件事都深刻影響著資本市場。在上述事件的影響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如同全球經濟走勢,在震蕩中下行。而大西洋彼岸的美股,也悄然發生變化。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幾乎在5月底的同一時間,著名財經雜志《巴倫周刊》、財經新聞通訊社彭博社、專業投資網站《Valuewalk》都提到一件事:美股正經歷風格切換。
諸如網絡科技股、生物醫療股等成長股在過去十年雄霸美股寶座,但在經歷2006~2016年近十年低谷后,美股價值股的收益率和資金流入量都開始超越成長股。全球干細胞技術龍頭StemCells近日因終止研究,造成股價暴跌81%,就是成長股遭遇挫敗的最新證明。
美國市場作為全球資本市場領頭羊,雖然發展歷程和客觀環境與A股有諸多不同,但美股闊別多年后的風格切換,特別是引領風潮的成長股頻遭挫敗,是值得投資者重視的一個現象。
價值股受捧
美成長股貴到不能買 價值股便宜得無法忽略
◎每經記者 黃修眉
或許是因為經濟不景氣,2016年全球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一向被視為最佳避險資產的黃金,從年初漲到今年最高點1300美元,漲幅高達22%。黃金飆漲表象的背后,是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的事實。至少從全球資本市場領頭羊美股來看,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已然讓價值股與成長股產生了明顯分化。彭博社在5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用“買到便宜好股的希望又來了”,形容美股價值股的即將復蘇。
美股回歸價值投資?
彭博社數據顯示,2016年前五個月,追蹤成長股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獲得了超55億美元資金流入。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追蹤成長股的ETF卻在同時期被投資者撤出了62億美元資金。而在去年,投資者對成長股的青睞卻顯著超越價值股。過去一年,投資者用來購買成長股類ETF的資金高達150億美元,卻只用了90億美元來購買價值股??梢哉f,在一個資金撤退的市場中,價值股今年表現顯得尤為突出。
事實上,投資者對某一類股票的青睞隨時機而變化,這本是資本市場的常事。過去十年間,以銀行、金融、能源為代表的價值股,長期跑不贏以網絡科技股、生物醫療股為代表的成長股,那么著名財經雜志《巴倫周刊》文章提到的數據,可能會讓價值投資者振奮。
“過去幾個月是價值股的好日子。雖然很難說市場已回歸價值周期,但我們希望它是。”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美國彭澤納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里奇·彭澤納這樣說。的確,最近幾個月價值股表現靚麗。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代表大盤股的羅素1000指數價值股上漲了4.2%,成長股僅上漲1.1%;同時期標普500指數中的成長股也僅上漲2.6%。
“價值股過去十年的表現一直不好。同期成長股表現出色,是我職業生涯中所見過的最長的持續上漲期。”波士頓Delphi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價值投資擁躉斯考特·布蘭克表示。
過去十年,價值股和成長股表現截然相反。比如2015年,羅素1000成長指數累計漲了5.7%,比羅素1000價值指數高出了9%,是兩者2009年以來的最大差距。在代表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中,成長股同期的表現也明顯好于價值股,領先后者6個百分點。
成長股正處于極端溢價中
這樣的迥異表現,在管理著286億美元資金的波士頓GW&K投資管理公司股票主管單·米勒看來,很可能意味著一個新周期循環的開始。過去十年來,價值股的表現實在無法令人滿意,現在投資者只需要多投注一些興趣與資金,就能追上甚至超越成長股。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從去年12月,開啟十年來首次加息進程,是價值股中金融股表現突出的重要原因。丹·米勒說,今年早些時候,美國銀行股的估值已跌到14年谷底,美聯儲的加息,大大提升了市場對銀行未來業績表現的預期。
去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在美聯儲何時加息的問題上爭論不休,美聯儲推遲加息的可能性讓銀行股損失了7000億美元市值。然而,美聯儲還是加息了。過去三個月(3月~5月),追蹤24家美國銀行股票表現的美國銀行指數(KBW Bank Index)上漲了18%,至5月31日報70.87點。而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的猛烈反彈,成為諸多能源股走勢回暖的根本原因。
《巴倫周刊》文章稱,在十年的領跑生涯中,成長股遠超投資者的預期,股價太高;而價值股則過于便宜,都到了無法被忽視的地步了。“相比于價值股,成長股正處于極端溢價當中,如果不算互聯網科技泡沫時期,價值股目前相對于成長股的折讓是自1980年以來最大的”,摩根大通策略師Dubravko Lakos-Bujas上周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摩根大通預測,雖然標普500指數近期恐將遭遇大挫折,但是價值股卻仍將有較高的上漲和表現突出的概率。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表示,他們最喜歡的還是價值型股票,這樣的做法很容易獲利。
兩因素決定價值股回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各大機構與業內專家對“價值股回歸”的看法較為謹慎,更多的人認為現在美股處于風格切換的風口上。
“資金對成長股的偏愛已長達近十年之久,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風格切換的苗頭。”紐約布朗兄弟哈里曼私人銀行首席投資官斯考特·克萊蒙認為,如今大家所感受到的風格切換,是美國經濟逐步復蘇后,投資者對股市信心增強的表現。斯考特·克萊蒙管理著267億美元的資產。
“現在宣布價值股的勝利還為時過早。”管理1480億美元資產的紐文資產管理公司股票主管大衛·查魯普尼克表示。他說,價值股更受青睞從側面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這是資本市場興盛發展的基礎。成長股在過去十年頗受歡迎的一大原因是,在美國GDP增長不夠強勁時,成長股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
在此前的周期循環中,價值股的回歸都伴隨著經濟增速的好轉與收益率的提高。但目前為止,查魯普尼克并未看到這兩點。從目前來說,美國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僅為0.8%,相較去年年均2%的增速,這個數字無法令人滿意。
那么何時才是價值股真正回歸的時候?查魯普尼克稱,必須看到持續的全球經濟增長。如今全球經濟緊密相連,如果僅僅是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加息會給全球其他經濟體帶來極大壓力,風險的溢出效應決定美國不能獨善其身。否則,資金仍會持續流向Facebook、亞馬遜、谷歌等成長股,因為這些成長股雖然價高,但不論何種經濟條件下,這些企業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
特納投資合伙人公司分析師大衛·科瓦克斯也表示,經濟增長的大環境導致股市增長模式改變。在短期利率寬松階段中,信貸增長和經濟活動加速。此后以金融和制造業股為代表的價值股表現開始超越大盤。全球經濟擴張,對基礎金屬和能源的需求,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這反過來將讓生產和處理大宗商品的股票漲幅超越市場平均水平。
在經濟下行期,央行貨幣政策的反應通常滯后于經濟表現,直到通脹上升等可持續的復蘇信號出現。為對復蘇作出反應,央行開始上調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線出現反轉,短期利率將持平或者高于長期利率。值得注意的是,前期銀行對企業貸款活動仍然疲軟,金融機構利潤下滑,導致金融股落后平均表現。但隨著經濟增長企穩,金融股等價值板塊股票盈利將加速增長,通常它們將持續幾年跑贏大市。
大衛·科瓦克斯用一句話總結:當經濟開始加速時,價值股將超越大市。反過來,當經濟開始收縮時,那些被認為在疲軟經濟環境下仍能獲得高利潤的公司(成長型股票)表現將超越大盤。
成長股遭挫
美股不相信神話 科技、生物高成長龍頭逐一倒下
◎每經記者 黃修眉
過去十年間,美股成長股的表現驚艷全球。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查詢道瓊斯指數公司網站發現,包括蘋果、亞馬遜等全球投資者熟知的股票在內的標普500成長股指數(S&P 500 Growth Index),從2006年5月31日的587.72點一路飆升100.4%,至今年5月31日的1177.71點。而同時期的標普500價值股指數(S&P 500 Value Index)卻只上漲了34%,該指數中權重第一的能源巨頭??松梨谄陂g也只上漲了47.87%。與標普500成長股指數第一權重股蘋果公司同時段暴漲1041.82%相比,埃克森美孚的漲幅相形見絀。
有趣的是,十年前的5月31日,標普500價值股指數的收盤價甚至還稍稍高于標普500成長股指數,680.63比587.72。這十年間兩種類型指數差距逐漸擴大。
●權重成長股遭拋售
不過,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也注意到,兩種指數的走勢似乎在今年有所不同。截至5月31日,標普500價值股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松梨?、伯克希爾哈撒韋B股、ATT、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寶潔、雪佛龍、強生、默克集團、美國銀行)上漲4.05%至911.57點。而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 A股、Alphabet A股、Alphabet C股、家得寶(Home Depot)、通用、強生、維薩卡公司A股等十大權重股在內的標普500成長股指數,卻只上漲了1.2%至1177.71點。
指數如此,那么追蹤兩種指數的ETF收益又如何?記者以美國黑石集團旗下安碩標普500價值股(iShares S&P 500 Value ETF)和成長股ETF(iShares S&P 500 Growth ETF)為例,截至5月31日,價值股ETF凈資產總回報率(NAV Total Return)為5.37%,成長股的凈資產總回報率為1.85%。
實際上,以上兩組數據,不論是指數的漲幅還是ETF的收益情況,與成分股指的股價緊密相關。記者注意到,對比兩組股指,年初至今范圍內,價值股指數成分股的表現普遍好于成長股指數成分股。以金融股和能源股為主的價值股指數優良表現與美聯儲加息、國際油價回升有著重要聯系。而標普500成長股指數成分股卻在今年開門不利,遭到了投資者的猛烈拋售。
今年春節,A股市場休市期間,美股科技板塊暴跌的場景歷歷在目。2月8日當天,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其中科技板塊成為重災區,以科技股為主要成分股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領跌三大指數,跌幅超過3%,Facebook、亞馬遜、微軟、谷歌等權重較大的股票跌幅較大是拖累科技板塊的主要因素,其他科技類個股幾乎無一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經濟放緩等宏觀因素以及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的政策面因素,導致投資者情緒較為低落。而科技股從2015年起就身陷泡沫即將破滅的傳聞,讓投資者草木皆兵。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15年科技板塊中,唯一的亮點來自于被投資者稱為“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的科技巨頭型公司,這四家公司2015年股價平均漲幅為83%。
但2016年伊始,這些公司卻未能保持去年的強勁上漲,無一例外遭遇下跌。盡管Facebook、谷歌等業務增長依然迅速、業績表現依然不俗,但由于資本市場前期對其期待過高,導致超越市場預期也變得更加困難。
●傳奇公司神話破滅
為什么說今年來以科技和生物板塊股票為主的成長股,在十年輝煌的路上遭遇了挫?。恳驗椴粌H重量級別的科技公司股票紛紛遭到拋售,那些曾被投資界譽為閃亮新星的傳奇公司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記者注意到,就在5月31日,創立于1988年,并于199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干細胞龍頭StemCells股價一日暴跌81%,司也將進行破產清算,原因是公司宣布停止研究。
5月31日,StemCells公開稱,考慮到當前戰略選擇和資金狀況,公司董事會決定批準關閉關于改善慢性脊髓損傷患者運動功能的細胞移植技術第二階段研究,并稱“沒有理由”繼續對初期患者的異變情況進行研究或者探討。對于嚴重依賴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這一消息無異于當頭棒喝,消息公布當日,StemCells股價暴跌81%,最終報收于0.57美元的歷史最低價位。
在這個行業,StemCells可謂先驅。公司最引以為傲的,是從成人腦組織中獲取人類神經干細胞,一度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最鼎盛時期,StemCells的市值高達2200多億美元,如今卻只有670萬美元。
美股就是這樣一個市場,沒人愿意為空洞的故事買單,沒有業績,再好的觀眾也會退席。華爾街投資者要的是未來,他們看中的是預期收益與風險,而不是財報中“營收創紀錄”這樣的字眼。
●行業龍頭逐個倒下
P2P金融行業的鼻祖LendingClub、3D打印行業的龍頭3DSystem、大名鼎鼎的運動相機、智能硬件龍頭GoPro,全球最大新能源公司SunEdison等一票全球行業龍頭公司在今年的暴跌,也充分表明“美股不相信神話”。
今年5月9日,P2P金融行業的鼻祖LendingClub股價一日暴跌近35%,原因是時任CEO違規操作,涉嫌2200萬美元的違規貸款而辭職,這家全球最大的在線貸款公司,IPO的時市值高達130億美元,現在卻只有15億美元。
就在今年1月14日,僅僅因為財報不及預期,智能硬件龍頭GoPro宣布裁員7%后,公司股價旋即暴跌14.58%至12.48美元,當時創出上市以來的最低價,公司股價在盤后再次暴跌28%。至今GoPro的股價并沒有出現好轉,因投資者不好看公司的銷量,公司股價在5月19日再創歷史新低,盤中最低價只有8.62美元。從2014年10月創下的98.47美元歷史最高價至5月31日收盤價10.27美元,下跌近89.5%,跌幅88.2美元。
全球最大新能源公司SunEdison更不用說。它曾經是美國資本市場上最炙手可熱新能源概念股,股價在2007年12月底達到了歷史最高,每股89.63美元。更是著名的綠光資本創始人大衛·艾因霍恩的“心頭好”。
而截至今年4月25日,SunEdison的股價(已從紐交所轉到場外市場)只有0.222美元,還不到歷史峰值的四百分之一。導致SunEdison股價慘劇的原因正是其擴張過快債臺高筑。就在4月21日,無力償還債務的SunEdison不得不依據《破產法》第十一章,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在談到美股神話今年逐個破滅時,一位多年從事美股研究的分析人士說,今年以來,納斯達克生物科技股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下跌超17%,從2015年7月創下的十年高點計,則下跌了30%。
他說,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領頭羊,A股常向美股看齊。美股什么概念火熱,過不了多久,A股的這些概念股多半也跟著火爆起來。而上述公司所屬的行業,不正是A股市場炒得熱火朝天的概念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