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3 09:32:43
在此背景下,由成都市商務委牽頭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成都市川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出臺,到2020年末,成都將力求實現市餐飲零售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把成都建成全球川菜標準制定和發布中心、全球川菜原輔料生產和集散中心、全球川菜文化交流和創新中心、全球川菜人才培養和輸出中心的目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宇
每經記者 周宇
川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八大風味之首享譽海內外。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現如今川菜已經發展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成都作為川菜的發源地和發展中心,產業基礎雄厚,有突出的比較優勢。對內,有打造“國際美食之都”的品牌戰略需求;對外,有“川菜國際化”的需求。同時在經濟下行、互聯網沖擊等各種因素沖擊下,川菜這一傳統行業也面臨轉型升級。
在此背景下,由成都市商務委牽頭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成都市川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出臺,到2020年末,成都將力求實現市餐飲零售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把成都建成全球川菜標準制定和發布中心、全球川菜原輔料生產和集散中心、全球川菜文化交流和創新中心、全球川菜人才培養和輸出中心的目標。
川菜是四川飲食文化的靈魂,而實現上述目標,也是成都打造“國際美食之都”的必由之路。
未來4年餐飲零售破“千億”
據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川菜行業轉型和創新不僅可以促進川菜產業發展,拉動消費、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服務民生,促進種養殖業、食品加工業、旅游業、文化創意產業等聯動發展,更是成都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品牌戰略所需。
基于此,成都欲在4年內,也就是到2020年末,餐飲零售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0%以上,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3%以上。
川菜文化源遠流長,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不管是輔料生產,還是終端門店,“超級企業”仍然比較稀缺,資本市場更難覓“川菜系”蹤影。
為此,上述《意見》也明確提出培育5家以上10億元的龍頭企業;培育10家全國餐飲行業百強企業;打造10個川菜原輔料示范基地;打造10條國家級特色美食街(區)。把成都建成全球川菜標準制定和發布中心、全球川菜原輔料生產和集散中心、全球川菜文化交流和創新中心、全球川菜人才培養和輸出中心。
最成功的企業或行業,一定也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據成都市餐飲同業公會的負責人介紹,“成都的餐飲業仍然缺乏清晰的發展思路,所以政府的引導,再加上市場的助推才能真正促成行業發展。”
上述《意見》也明確,未來成都將在制定川菜標準體系上發力,即支持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川菜企業圍繞川菜生產、加工、服務和管理、營銷的全過程,制定完善川菜標準體系,在川菜行業倡導和使用“成都標準”,支持創新制定企業標準。
對取得ISO22000、HACCP、GMP等國際標準認證以及美國FDA、歐盟CE等海外權威認證的川菜食品生產企業,政府給予3萬~5萬元的資金補貼,鼓勵川菜產業化出口企業積極申領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建10個“川菜海外推廣中心”
上述《意見》還提出,成都將優選一批成都小吃、經典川菜實行工業化生產,借以制造品種新、質量好、附加值高的方便食品和半成品,把郫縣豆瓣、新繁泡菜等特色川菜原輔料打造成暢銷海內外的拳頭產品。
正如成都市餐飲同業公會的負責人所言,川菜因為企業抱團力度不夠,品牌一直沒有發揮最大效應。所以,構建以“名菜、名店、名師、名節(會)、名街(區)”為支撐的川菜“五名”品牌體系也是未來重點。而品牌打造過程中,傳承弘揚餐飲“老字號”也將享受到相應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的發展催生新的餐飲模式。成都未來也將加快“互聯網+餐飲”發展,推動餐飲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依托“川菜產業化與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加強川菜產業協同創新,鼓勵支持川菜企業創新,加強創新成果的應用和轉化。
而通過實施川菜人才培養“十百千”工程,加強川菜烹飪、餐飲服務等實用性人才培養,把維護和提升“美食之都”品牌作為長期重任,則可以反過來促進成都國際美食城市的建設。
對此,四川旅游學院川菜研究發展中心負責人評價到:“高校的專利轉化可以避免研究成果‘睡大覺’,轉化成生產力。而人才的培養,則是川菜工匠精神的體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川菜企業要走向國際化,川菜順利走出去是第一步。對此,成都將建立10個“川菜海外推廣中心”,為川菜企業走出去和國際化發展提供平臺。
川菜企業、行業協會今后參加國際性重大美食品牌節會和展銷活動將越來越多,甚至會聘請一批國內外社會知名人士、企業家、烹飪大師、美食家等擔任“中國川菜文化傳播使者”來實現川菜的國際文化交流,把成都川菜和“美食之都”推向全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