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8-23 12:16:49
“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人的愛情,也毀滅了人的想象力?!?/p>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8月20日,80后女作家郝景芳憑借小說《北京折疊》成為了中國第二位獲得“雨果獎”的作家(第一位獲得這個科幻界重要榮譽的作家是《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北京折疊》創造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情景,書里的北京不知年月,空間分為三層,不同的人占據了不同的空間:第三空間是處理垃圾的工人,第二空間是中產階級,第一空間則是城市管理者。
48小時的時間按照比例分配各三個空間的人。三個空間的城市在這48小時輪流露出地面,主人公老刀為了給收養的女孩交幼兒園擇校費鋌而走險從第三空間去第一空間給人送信。
這樣的假設充滿現實意義。可能很多人都在想象,若干年后的北京,人滿為患,無奈之下設計者把城市空間分為三層,底層勞工、中產白領和富人分別占據不同空間,按不同比例分配著每個48小時周期。時間一到,北京折疊,下一個空間翻上地面,享受有限的“露天”生活。
“反烏托邦設定,既有現實感又有科幻感,比較容易被西方讀者接受和欣賞。”這是《北京晨報》的評論。
而在邦爺看來,《北京折疊》似乎在某種程度上預言了我們未來的某一些側面,比如三個空間背后的三個階層,他們是現在已經擁有房子的人(第一空間),經濟適用房擁有者(第二空間),沒有房子和即將買房的人(第三空間)。
第三空間的人,也可以被稱為“無房一族”,他們的當下,只有租房一條路可走。他們將大部分的收入都貢獻給了房東,若不考慮收入增長,這導致的就是“有房的人更富了、沒房的人更窮了”,由此,一個連鎖反應也產生了:
因為高房價/高房租擠壓了可支配收入,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范圍和自由度可能會受到壓縮,特別是“一線漂”一族,他們的“社會邊緣感”或許會越來越濃,導致精神長期處于壓抑狀態。
而他們的下一代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也可能受到極大的制約。這會引起人力資本的退化。這一代人會怪上一代人對他們缺少投資,同樣,下一代人也會怪這一代人沒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機會。誰想,幾代人之間的某些尷尬,就僅僅因為一個元素——高房租/高房價。
是的,大城市很美好,但大城市里面他們的生活卻難言美好,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形成了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讓人陷入貧困陷阱無法自拔。
西班牙《世界報》的一段話就讓邦爺久久無法釋懷,分享給大家:
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人的愛情,也毀滅了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
而今,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文中觀點為受訪者言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