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5 15:10:42
12月3日,太龍藥業披露,公司將以228.8萬元出售控股子公司“焦作懷牌飲料有限公司”33%股權,交易完成后,太龍藥業將由控股地位的51%降至參股的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趙橋
藥企布局大健康產業“看起來很美”,不過太龍藥業(600222,SH)正在品嘗風潮下的個中滋味。
12月3日,太龍藥業披露,公司將以228.8萬元出售控股子公司“焦作懷牌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焦作懷牌)”33%股權,交易完成后,太龍藥業將由控股地位的51%降至參股的18%。
據了解,焦作懷牌目前主營業務為山藥汁飲料。公司今年1月更名前為“焦作太龍大健康食品有限公司”,這也曾是太龍藥業旗下唯一一家以“大健康”命名的公司。截至2015年底,鈣加鋅口服液是太龍藥業的保健食品中僅有的品類,其余則未見公開披露。
太龍藥業的“大健康產業”曾引發投資者廣泛關注。在201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太龍藥業曾回應,“在大健康產業領域將進行產品和經營模式的創新與嘗試”。目前,山藥汁的生意并未給太龍藥業的大健康產業帶來一劑“強心針”,而最近一年焦作懷牌的業績告虧,仍處市場開發期。
“下游是決定快消品營銷的關鍵。”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藥企“跨界”做快消品,渠道和營銷團隊往往是短板。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則坦言,大健康的市場廣闊,但多數藥企尚未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和方向。
焦作懷牌連續虧損
據了解,焦作懷牌設立于2014年,主要產品為鐵棍山藥飲品、口服液等。公司由太龍藥業與河南樂食匯共同出資設立,其中太龍藥業出資51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51%;河南樂食匯貨幣出資130萬元,實物出資360萬元,占注冊資本49%。
2015年9月,太龍藥業的懷山藥飲料正式生產并完成首單發貨。據太龍藥業2015年報,公司在大健康產業部分僅提到的內容是,“懷山藥飲料已經上市形成銷售,該產品上市后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和消費者口碑。”
如今,太龍藥業坦言,這一生產山藥飲料的子公司自2014年10月成立以來處于連續虧損狀態,為整合非核心業務板塊股權決定出售股權。截至2015年12月31日,焦作懷牌的營業收入為129.56萬元,凈利潤為-260.55萬元;至2016年9月30日,該公司營業收入為865.45萬元,凈利潤-467.45萬元。
太龍藥業2014年曾披露,設立這家控股子公司“旨在圍繞大健康戰略,遵循‘藥食同源’的傳統理念,利用河南道地藥材,增加健康食品的經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業務拓展能力”,并希望借此豐富現有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懷山藥作為河南焦作的特產,太龍藥業曾設想過更多的產品種類。201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太龍藥業在回答如何提高公司業績時稱,“還要補充一系列以大健康主題的保健類產品”,其中包括山藥品類中的“山藥口服液”。
不過,太龍藥業如今披露,主要應用在山藥口服液產品上的“鐵棍山藥一號非專利技術”一直處于閑臵待用狀態,也就是說山藥口服液尚未成型。
藥企跨界“大健康”需補短板
“大健康產業”近年來頻現太龍藥業的公開資料中,太龍藥業在2014年曾稱,“圍繞公司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公司選擇了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大的保健類產品,如鈣加鋅口服液、五味西洋參顆粒等保健品。”
而截至2015年底,鈣加鋅口服液成為太龍藥業大健康產業僅有的產品,且保健食品的補鈣、補鋅市場品種繁多,市場競爭壓力大,太龍藥業在2015年報中亦未否認這一點,其中藥類保健品正在開發。
就太龍藥業的“大健康產業”規劃,記者多次聯系公司,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史立臣表示,大健康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很多藥企的商業模式方向仍未清晰。藥企發展大健康產業,試水快消品,需要突破自己的慣性思維。藥企普遍注重功能性,但飲料及健康類食品應該做好充足的市場調研,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
近年來,“大健康”已經成為了很多藥企的發展策略。由于門檻相對較低,利潤空間較大,藥企紛紛涉足保健食品、功能飲料、藥妝日化等領域,很多藥企也成立了大健康產業的相關部門。
中藥企業在大健康產業下“跨界”進入快消品領域,產品上游具有諸多優勢,而中下游的“硬傷”難以避免。
在朱丹蓬看來,藥企的快消品生產車間衛生級別高,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整體產業鏈亦可借助藥企的原料優勢,但中下游往往缺乏成型的體系,營銷團隊、客戶、渠道存在短板。
史立臣認為,藥企在中藥健康產品上的定位應當明確,可以主要集中在疾病預防、疾病康復、養生和養老。此外,細分市場、消費人群以及完整的商業模式,都是藥企立足“大健康產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