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 2017-05-01 09:38:14
激烈的競爭加劇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生存難度,有些甚至鋌而走險導致行業亂象頻發。央行也曾多次表示鼓勵現有機構兼并重組,健全市場退出機制,減少牌照數量。
罰罰罰!
自第三方支付機構爆發重大風險事件以來,監管層的處罰頻率和力度明顯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央行共開出48張罰單處罰支付機構。僅2017年以來,已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8張罰單。
在“嚴監管”的主旋律下,不僅難有新進入者出現,預計相當一部分的存量機構也將被逐漸擠出這個行業。
“第三方支付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規模越大,企業的邊際成本就會越小,因此發展的趨勢就難免朝著少數幾家寡頭壟斷的方向發展。”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清理非法機構
目前第四批96家支付機構牌照續展正在審核中,央行近期接連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祭出整肅重拳。
近日,央行對寧波銀聯商務(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規定,違反反洗錢規定)和深圳瑞銀信(因存在違規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的違法行為)分別開出了58萬元和3萬元的罰單。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最新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下稱“《報告》”)則顯示,因注銷、主動申請注銷、不予續展和續展合并等因素,270家非銀支付機構在2016年縮減為255家。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介紹,2016年規范發展成為支付清算行業監管的主基調。截至2017年1月,央行共清理非法從事支付業務機構239家,累計處罰13家違反客戶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的支付機構,注銷3家機構業務許可證。
“目前央行暫停發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因此沒有增量,只有存量。而從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監管態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重新開放牌照發放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在監管層對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整體強化的情況下,優勝劣汰的態勢應該會加速,行業參與者會進一步縮減。”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高管層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
自2011年5月3日至2015年3月26日,央行分8批共發放270家支付業務牌照,在此之后,央行再未發放支付牌照。而按照5年一續展的期限,首批獲得牌照的機構2016年迎來續展。據悉,2016年央行完成三批共92家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工作,共調整機構業務范圍18家,合并機構10家,不予續展1家。第四批即將續展的95家支付機構中有十幾家曾因為不同原因受到過處罰,3家機構因挪用占用備付金而被央行集中通報。
寡頭壟斷格局
在王素珍看來,未來一段時間,“嚴監管”仍將成為支付行業的常態。
據記者了解,自去年以來,監管層出臺了多項政策,包括建立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機制;創新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監管制度,確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機制;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打擊支付市場違規亂象等。這一系列實質性的措施,使市場主體因利益驅動引發的無序競爭、惡性競爭、不公平競爭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不過,在4月25日舉辦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龐任平指出,目前除了少數排位比較靠前、口碑較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實現盈利,其他大部分支付公司處于虧損運營狀態。
龐任平提示,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跑路”風險。“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巨大的資金沉淀,容易被挪用于投資,影響客戶資金結算安全。一旦發現風向不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就可能攜款潛逃”。
“其實,當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競爭是很嚴酷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大巨頭基本占據了市場80%以上的份額,剩下的幾百家企業就在不到20%的份額中爭搶。多數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很難靠自身的業務來達到盈利,因此為了生存,很多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始打政策、法規的‘擦邊球’,甚至違規、違法操作。”上述人士指出。
如今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大家爭搶的最大目標是“誰是行業老三”。根據易觀發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份額排名為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快錢、匯付天下、易寶支付。同期來自比達咨詢的排名則是,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易寶支付、聯動優勢、連連支付。艾瑞披露的2016年第四季度的第三方支付行業排名又與前者有所差異,依次為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快錢、中金支付、匯付天下。
“其實,就第三方支付這個行業而言,其行業特性就決定了資源是朝著集中化的方向發展的。規模效應對第三方支付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主的寡頭壟斷格局。”上述人士坦言,“這個行業不需要成千上百家的企業來參與服務,因此愈加嚴苛的監管所產生的擠出效應對整個行業是件好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