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7 00:53:10
6月6日,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主題日中,又多了一個“信用主題”——芝麻信用日。這個由芝麻信用公司發起的主題日今年已經是第三屆,據說今年被年輕人熱捧,除開此前一段時間,共享單車接入芝麻信用免押金博得了年輕人的普遍好感,今年該公司還針對年輕人推出了“壓鍵盤”超長品牌廣告引發了廣告圈爭議。
芝麻信用日,之所以成為社會的關注熱點,不在于一個企業的宣傳行為,而是互聯網信用時代的來臨,讓大多數人切身感受到信用的價值:據芝麻信用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5月,國內已經有14家共享單車接入芝麻信用,使用人數超過2000萬人,免押金總金額約36億元。其中永安行使用超過1億人次,違約用戶數不足50例;而通過負面信息披露、合作伙伴聯動等,芝麻信用已協助最高法聯合懲戒“老賴”超過120萬人,超過5.4萬名“老賴”因此還清債務,其中1.1萬名是長達兩三年拒不履行判決的“老賴”;芝麻信用還配合國家發改委共同研制信用城市指數,已經于去年11月納入“信用城市監測體系”,對全國300多個城市的信用狀況進行監測和評價,促進地方政府政務精細化管理。
可以說,傳統的“征信”概念,在當前“互聯網+”風起云涌的時代,已經在概念外延、內涵和使用場景、應用規模等諸多方面產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時代需要重新定義“征信”,需要面向未來,面向金融服務領域之外更廣闊的領域去看待信用的價值和建設路徑。
怎么看待互聯網時代的信用?它究竟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從時間維度看,信用源于社會的分工與合作。正如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到的,市場經濟有幾個核心詞就是“分工、交易、信用、定價”,所謂就是“分工產生交易,有效交易需要信用保障,信用帶來定價”。
信用的典型代表就是西方社會經常談及的“契約精神”,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促進了商業文明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商業經濟社會的內在原則。在市場經濟環境體制下,如果缺乏信用,很容易導致生產和交易的成本畸高。在信用完善的國家和地區,企業開展生產活動,所備的自有資金占全部生產成本的比例僅為20%左右就足夠了,但是在信用不完善的地方,這個比例就需要高達80%。很多小微企業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銀行也不會輕易給中小商戶發放貸款,這些都源于信用體系構建方面的缺失。
從空間分布的維度上來看,信用更多體現出的就是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農業社會是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最核心、最堅不可摧的關系是家族血緣關系,外部設定的規則基本無用。但到城市就不一樣,城市社會是陌生人的社會,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一群不了解、不熟悉、以前甚至從未謀面的人在一起做事,進行生產活動,實現交換和貿易,在這個中間就必須需要一個牢固的聯系紐帶,降低我們的社交成本和經營成本,這就是信用的作用和價值。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可以看出,信用的本質內涵遠遠超過傳統“征信”概念定義的內涵。
當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不在于概念的爭論。更緊迫的是兩方面內容:一方面,社會各領域都要納入信用體系,尤其是食品藥品安全、社會保障、金融等重點領域更要加快建設;另一方面,要完善獎懲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
信用的好壞決定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信用評價體系是否健全也會決定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比如共享單車被損毀折射出的一些素質低下等問題,都反映出了我們的社會和城市在信用方面的缺失。可以這樣說,脫離了信用約束的人,往往會爆發出人性黑暗的一面,而脫離了信用約束的社會,往往也容易進入混沌與混亂。
互聯網的時代,技術改變和商業模式創新給了我們重新定義信用的機遇,“互聯網+”能夠根本性地改變傳統的信用體系。
“互聯網+信用”帶來的變化是復雜的,但是如果用簡單的網絡語言來說,就是給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在“互聯網+信用”的支持下,誰講信用、誰不講信用,誰的信用程度高、誰的信用程度低,這些過去難以量化的信息,都可以非常便捷的獲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使得每一個普通消費者可以便捷低廉地觀察到潛在供給者的信用度,從而做出理性的抉擇,大大促進在個體之間重新構建信用關系,逐步提升全社會信用意識,社會生產和交易的成本將極大降低,最終提高全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水平。
互聯網時代的信用建設,需要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手段,在“互聯網+信用”的基礎上推動信用城市的建設,讓我們的信用信息流動順暢,打破信息孤島;讓社會的信用評價體系健全,人人擁有信用記錄;讓共享單車等城市共享經濟的便利人人可享,先享后付處處可見;終極目標是建立人人守信,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信用社會基礎規則。
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空間維度上體現為城市化,在時間維度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市場經濟之路?!盎ヂ摼W+信用”的發展將重塑我國社會經濟的形態和結構,未來成功的城市,必將是“互聯網+信用”的城市。
張國華(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規劃院院長、教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