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3Q額度逾1.8萬億元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加速

    證券日報 2017-09-06 09:50:05

    `QFII發展已過14年,規模和數量都已今非昔比。國家外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286家QFII累計獲批投資額度為939.94億美元。“雖然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國信證券監事會主席何誠穎指出。

    秋季的北京,涼爽宜人。日前在首都國際機場,出差中的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與《證券日報》記者回憶起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歷程,感觸頗多。

    “從2003年的3億美元到現在的30億美元,14年的時間,瑞銀的投資額度增長了10倍。QFII不僅僅是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外資機構,還是連接中國資本市場和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紐帶,更是向國外投資者推介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傳播者’。”瑞銀是第一個向中國證監會提出QFII申請、第一個拿到QFII資格、第一個下單的QFII,房東明目睹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高鐵”加速駛向世界。

    2003年7月9日上午10時15分,瑞士銀行通過申銀萬國QFII業務專用席位投下第一筆買單,購買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和中興通訊4只股票。上午10時18分,瑞銀第一筆A股交易完成。市場期待已久的QFII業務進入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開啟了海外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首條通道。

    瑞銀當年在北京舉辦QFII第一單新聞發布會時,當時的熱烈場面,記者仍然記憶猶新。QFII第一單不僅是當天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且,當天也引發了股市的共振,QFII概念股更是領漲大盤,市場對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如今,QFII發展已過14年,規模和數量都已今非昔比。國家外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286家QFII累計獲批投資額度為939.94億美元。

    “QFII的進入帶來了價值投資理念,影響了本土的機構投資者。”房東明表示,目前QFII的投資雖然占市場的比例不高,但在機構投資者中,QFII的投資占到三分之一,QFII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表現對本土的機構投資者已產生積極影響。中國資本市場也更加市場化、專業化和機構化,價值投資的取向也越來越明顯。

    可以說,QFII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多元化開放之路。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遍地生花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取得重大進展,RQFII、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陸續推出;交易所國際化、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等。“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促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藍圖日漸清晰。

    2006年5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放寬經常賬戶及資本賬戶的外匯管制,意味著醞釀已久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正式出臺。QDII允許內地居民外匯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為我國有序開放資本市場積累經驗,為培育內地機構投資者起到積極作用。國家外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30日,累計批準QDII投資額度899.93億美元。

    2011年12月16日,RQFII開始進行試點,初期額度約200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8月底,RQFII獲批額度已達到5848.56億元人民幣,3Q(QFII、QDII、RQFII)總額度按8月底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超過1.8萬億元人民幣。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意味著A股市場對外開放邁出了關鍵一步。這是內地與香港進行金融創新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意義。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說,“雖然滬港通邁出很小一步,但它將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力。”

    2015年10月29日,由上交所、中金所和德交所出資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正式成立。該交易所主要滿足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的投融資需求,是境內資本市場在境外的重要延伸和補充。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啟動,深港兩地證券市場成功實現聯通。這是在滬港通運行兩年多后,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17年6月21日,備受期待的A股闖關MSCI指數有了結果,A股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盡管A股納入MSCI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非常大的資金流動,但會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進程中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里程碑。”房東明表示,這將是一個改變中國股票市場活躍度、結構和成熟度的轉折點。

    2017年7月2日,香港與內地“債券通”上線。債券通實現了內地債券市場與全球其他金融市場對接,是推動資本市場開放的有力抓手,標志著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26年來的經驗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才能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才能真正提高中國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國信證券監事會主席何誠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對國內資本市場完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人民幣國際化等戰略都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一方面,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利于國內資本市場的結構優化。另一方面,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利于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為國內資本的海外投資提供了便利,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動力。

    “走得遠、留得住”

    仍有很大空間

    “雖然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何誠穎指出,比如資本進入仍然有很多限制和管制,國際認可度不夠,本土券商國際化水平不足,金融服務業開放還有很大空間等。

    何誠穎表示,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新一輪經濟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新格局正日漸清晰。在這一進程中,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被給予厚望。但在雙向開放資本市場的同時,監管層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不斷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處置體系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對此,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研究中心主任劉哲也深有同感。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出,無論是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還是金融的雙向開放,都必須與市場化的投資機制、相關制度的健全、監管的完善等同步推進。

    劉哲表示,境外的稅收規則、監管環境,法律制度等投資環境通常與國內有較大差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需大膽開拓,穩步推進。要提高金融的國際化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相應的金融避險工具和多層次的跨境投融資渠道。同時,完善監管制度,不能讓資本開放成為個別主體惡意轉移資產的工具,更加注重“實質監管”,不“一刀切”地禁止企業對于某一個行業或者領域的境外投資,而是更多的關注境外投資能不能與企業主業形成協同效應,對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

    同時,在“引進來”的過程中,劉哲認為,應更加注重建立市場化的投資機制和“軟環境”的構建。通過降低稅率,減少收費環等優惠條件來吸引境外投資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放松行政管制,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不僅是把境外投資“引進來”,更要通過建立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讓境外投資愿意“留下來”,進而最終轉化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生產力。

    對此,證監會也明確表示,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程度依然有待提高,國內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投資理念、發育程度等亟須完善和提升。

     

    責編 姚祥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Q額度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