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關鍵是產業 已引進項目80%來自深圳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5 00:30:52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董青枝 每經編輯 曾健輝    

    每經實習記者 董青枝 每經編輯 曾健輝

    深汕特別合作區近期備受關注,其“現代產業新城”的定位彰顯了產業項目的重要性。

    “檢驗合作區發展的最終成果,要靠產業項目,產業項目是關鍵、是后勁、是財源。”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產耀東在今年3月接受深圳商報采訪時如是說。

    現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產業項目建設成果如何,面臨哪些問題,業內人士又獻出何計策?

    一座現代化產業新城

    2014年年底,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審定,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規劃調整定位為“深圳產業拓展支撐區、珠三角產業發展協同區、粵東振興發展先行區、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和現代產業新城”。

    今年2月14日,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布的2017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堅持“深圳總部+深汕基地”發展模式,以“縱向形成產業鏈、橫向形成綜合服務鏈”為發展思路,以產業項目建設為中心,努力建設一座有特色的美麗濱海產業新城。

    據合作區官網發布的規劃,鵝埠組團作為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傳統優勢產業;鲘門組團將發展成為集旅游休閑、健康養生、商務居住于一體的綜合功能區;小漠組團將打造成粵東能源產業帶的重要組團;赤石組團將作為以科教研發、休閑旅游、生態農業為主導的遠景功能提升區。

    總體規劃顯示,合作區到2020年起步區基本建成,合作區生產總值達到225億元以上,人均GDP達到10萬元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0億元以上。到2030年,現代產業新區基本建成。

    但是合作區并不與深圳緊相鄰,中間隔了惠州。有觀點稱,惠州相比合作區更適合深圳的產業轉移。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東莞、惠州離深圳更近,也是深莞惠經濟圈的組成部分,但汕尾是深圳對口幫扶的對象,合作區不僅是幫深圳發展經濟,也是幫汕尾發展。其實現在交通改善后,合作區相比莞惠距離深圳并不是很遠,且合作區在地價、勞動成本等方面相對有優勢,對深圳調整產業結構來說是較好的選擇。

    深職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鄧志旺補充到,企業選擇哪個區發展不僅考慮空間距離,還有營商環境、政府辦事效率、相關配套政策等,需要綜合考慮優劣勢?,F在多個企業進入合作區,證明合作區定有他的優勢。

    預計3~5年現產業聚集效應

    合作區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據《南方日報》報道,截至今年5月,合作區已引進產業項目64個,其中來源于深圳的有56個,占87.5%。64個產業項目中已投產或竣工項目9個,有7個來自深圳;2017年擬新供地建設項目20個,有17個來自深圳。64個產業項目中,有35個為先進制造業項目,有7個為新興海港產業項目,體現出探索“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的發展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果。

    記者獲悉,合作區官網列出的已簽約重大項目包括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華潤新一代數據中心,華潤海豐電廠,中安視安防設備和科興生物等等。

    鄧志旺分析稱,汕尾產業基礎較弱,大部分企業來自深圳,已經落地的項目現在都在開工建設階段,預計3~5年會出現產業聚集的效應。未來產業項目主要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為主,并且合作區享受與深圳相同的政策及管理,對企業而言有熟悉的環境,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企業跟著政策走,產業會有一定的效果。

    而在彭澎看來,合作區的產業項目主要來自深圳企業,這就要考慮深圳本身的產業規劃。如果合作區可以產生外溢效應,在當地形成周邊的配套產業或產業鏈也是可以考慮的。合作區吸引的企業類型一是需要大地塊,深圳無法滿足土地需求的;二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三是一些不太適合在深圳發展的產業;四是鼓勵總部在深圳、生產基地在特合區,這樣可以增強企業的聯系及深圳對人才的凝聚力。

    但是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提醒道,合作區現在處于新的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像東莞、龍崗、寶安等地龐大的產業鏈,所以先進入的企業要準備好3~5年與制度進行磨合,綜合運營成本較高。

    據了解,入駐合作區的企業能享受到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深圳市和汕尾市已經共同設立規模為10億~15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并且深圳市每年安排8800萬元“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項目”貼息資金,5年共安排4億元。

    此外,在財政方面,2013~2017年廣東省財政集中投入資金135億元,對產業園進行分類扶持,推進產業園擴能增效;安排資金430億元,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吸引骨干投資主體和勞動力培訓轉移;安排資金148億元,支持發展地方主導產業、綠色產業、旅游產業、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

    存在“項目等地”的問題

    合作區現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開發階段,但也面臨一些問題。今年3月 產耀東在接受《深圳商報》采訪時坦言,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合作區簽約的招商項目多、真正落地的項目少,存在“項目等地”問題。

    彭澎告訴記者,如果項目不落地,就要分析原因,可能是土地不到位,因為征地拆遷是需要一個過程,要提前平整土地等,不要等到項目都來了再動手。若深圳完全主導合作區的方案得以通過,新的管理第一就要對土地進行好好規劃,土地開發速度要加快。

    此外,彭澎補充道,要加強對合作區的宣傳,讓投資者熟悉認識合作區,規劃落到實處,禁止違規建設,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和控制,雄安新區就是個很好的經驗。有了土地后,就要引進深圳的經驗,完善基礎設施,按照深圳標準建設,當成一個“小深圳”來考慮。

    記者查詢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獲悉,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已出讓約76宗土地,土地性質主要為工業用地和商業經營性用地,僅有6宗居住用地。

    產耀東也對媒體稱,當前圍繞產業項目建設關鍵是抓項目落地、竣工和投產,重點是抓已投產項目擴能增效,已竣工項目盡快投產,已動工項目盡快完工,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

    而在5月10日,廣東省國土廳廳長陳光榮率調研組實地察看鵝埠片區時表示,合作區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林地資源,一是要在產業項目建設中嚴格落實產業用地政策,堅持抓好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要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厲懲治破壞和占用耕地違法行為;三是要進一步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依法依規管好用好土地資源,為合作區城市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此外,人才也是合作區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合作區也充分借助深圳市人才大市場、勞動力市場的優質人力資源,并與汕尾市人社局、教育局簽訂職業教育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各類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

    鄧志旺表示,合作區的醫療、教育、交通等配套要完善,這也是人才比較關注的,同時也需要出臺一些傾斜型的政策來吸引人才,如解決住房問題等。

    而彭澎建議,不要寄希望從當地招聘很熟練的人才,相對欠發達地區的人才一是引進二是培訓。首先人才是隨項目和投資走的;第二是深圳高校培訓或者在合作區開設分支機構,半工半讀,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第三是與企業搞委托性培訓,這樣多層次的培訓發展人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關鍵是產業 已引進項目80%來自深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