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11 23:17:05
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核電建設起步稍晚,但目前中國的優勢在于具有持續性發展的經驗積累。從大亞灣核電站開始,這些年中國的核電建設從未停步。而一些前期在核電建設技術與經驗屬于領先地位的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缺乏核電產業發展對核電技術發展的支持,從而缺少創新技術的應用實踐機會。這也為中國核電企業“走出去”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每經編輯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國資委網站近日公布中核集團與中核建集團實施重組,受到各界關注。在2月9日召開的中核集團2018年新春記者見面會上,集團董事會秘書、新聞發言人潘建明對重組相關事宜進行了回應。
潘建明表示,中核與中核建重組,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打造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綜合性核工業集團,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快核電“走出去”。
從目前全球核電市場發展來看,中國企業走出去機遇良多。世界核能協會中國區總監弗朗索瓦·莫林在近日舉辦的首屆GNIS核能投資論壇上表示,東南亞、中東、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而英美等國核電廠面臨老化淘汰的情況,中國有技術和實力把握住這些國家的核電發展機遇,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步伐應該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有民營企業也看準這一機遇,想要在全球核電投資市場分一杯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對全球核電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少數國家走上棄核電道路。不過,從近年來全球整體核電發展動向來看,核電市場復蘇態勢已比較明顯。
例如,日本恢復重啟部分核電機組,英國已啟動建設新機組,巴基斯坦、越南等一批無核電發展中國家正在建設、計劃建設或擬建核電機組。
據世界核能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全球在運核電機組447臺,在建機組58臺,已獲批準且建設資金已到位(或有鄭重承諾)、大部分將在未來8~10年內投運的計劃建設機組157臺;有明確計劃或廠址建議、大部分將在未來15年內投運的擬建機組351臺??傆嫵^500臺的計劃建設和擬建核電機組,將會形成數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中國也在加快核電走出去步伐。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旗艦產品,“華龍一號”成熟而優秀的技術受到全球關注。“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工作于2017年1月啟動,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計劃今年底進入第三階段。中國和阿根廷采用“華龍一號”新建阿根廷第四座核電站的合同已簽署。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玉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歐洲與美國的一批核電機組壽命將要到期,這將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提供機遇。
例如,英國目前有8座核電站,發電量占英國用電量的20%,將在2030年前后到期退役。同時,英國的火電廠將在2025年前后全部關閉。
包括英國在內,一些國家為替代目前老化的發電機組以及降低碳排放的要求之下,興建新的核電項目已提上日程。徐玉明表示,對中國而言,未來30年、4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核電市場都非常大,需要牢牢把握機遇,以實現中國核電走向世界、參與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下,中國核電走出去步伐有望繼續加快。
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能源化工行業組總監黃藝彬表示,與中國核電在英國等地區的成功相比,中國在東南亞等地區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海核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楊漢新表示,巴西、阿根廷、南非、巴基斯坦等很多國家,在經濟發展之下電力需求增長很快。出于國家能源政策平衡的考慮,這些國家不會單獨依賴某一種能源,且巴黎協定約束了相關國家的碳排放水平,清潔能源將更具發展優勢。由于一些可再生能源當前具有不穩定性,核電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更好的選擇,這都為中國核電走出去帶來了機遇。
據莫林預計,2016~2040年間除了中國以外,核電增長幅度最高的地區來自印度和東南亞等地,平均增幅均超過100%,這些地區的核電技術和基礎設施均較薄弱,增長的潛力會非常大。
原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曾于2016年表示,到2030年,“一帶一路”沿線的核電機組有望接近100臺,“華龍一號”可占約20%~30%的市場份額。按單臺“華龍一號”機組總投資150億元估計,市場規??蛇_3000億元以上。
機遇之下,中國也具有競爭優勢。
楊漢新表示,在核電發展上,經驗積累至關重要。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核電建設起步稍晚,但目前中國的優勢在于具有持續性發展的經驗積累。從大亞灣核電站開始,這些年中國的核電建設從未停步。而一些前期在核電建設技術與經驗屬于領先地位的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缺乏核電產業發展對核電技術發展的支持,從而缺少創新技術的應用實踐機會。
徐玉明表示,中國在建核電機組連續5年以上居世界第一,核電的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及技術升級,自主化、國產化的水平在不斷提高。還有非動力核技術應用也取得了驕人成績。
大量利好之下,眾多企業也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海核能源近年將目標瞄準在全球核電投資領域。公司董事長邱臻表示,核電項目的升級、延壽、改造,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的核電需求,都不可能離開金融業的支持。
GNIS·全球核能投資峰會組委會執行主席石艷宇表示,核能項目盈利能力強,回報周期長而穩定,但投資巨大、科研成本高,隨著全球能源產融結合需求的日益增強,僅靠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預算,無法完全覆蓋全部核能新項目的融資和舊設備升級的需要。所以,為核能項目提供融資工具,填補市場的空缺就顯得尤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由于核電產業門檻較高,在海外核電投資中鮮有中國民營資本參與。徐玉明介紹,當前中國整個核電產業鏈中,設備制造環節有多家民營企業參與,但關于核電廠投資方面,尚未有民營企業參與。而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核電投資領域都活躍著民企的身影。
徐玉明表示,中國民營企業參與全球核電投資是一件好事,因為民企的投資行為更具靈活性,這有利于提高核電產業發展效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