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8-02-13 10:05:21
一方面,中國有效地借助了外部市場、資本、技術和資源,實現了長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廣大外商在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騰飛的過程中也實現了巨大的業務拓展與利潤提升。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40個年頭。在2018年初各地方兩會上,“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成為會議熱詞。然而,隨著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強及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進入深水區,一些人也對外商在華業務能否持續向好、營商環境能否符合需要表示擔心。對此,專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勞動力、市場、自然資源與發達經濟體的技術、資金、管理經驗相互結合,中國自身實現了經濟起飛,廣大外商也在這一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錢包鼓鼓。如今,中國深化開放的政策正接連推出,營商環境正不斷優化,經濟轉型勢頭正加速向好,這些都為外商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中國的人均GDP從800美元增長到8000美元僅用了17年的時間,增長速度之快沒有先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增速之快、影響之深遠在世界經濟史上是空前的。”不久前,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經濟事務高級官員梁國勇對媒體如是評價改革開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意義。在梁國勇看來,“出口促進”和“利用外資”兩翼并重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使中國迅速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并確立了自身的優勢地位。
其實,梁國勇這種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中國有效地借助了外部市場、資本、技術和資源,實現了長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廣大外商在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騰飛的過程中也實現了巨大的業務拓展與利潤提升。
美國蘋果公司2018財年第一財季營收為882.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83.51億美元增長13%;凈利潤為200.6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78.91億美元增長12%,雙雙創下史上最高紀錄。而其中,大中華區作為蘋果第三大市場,業績再次出現兩位數增長,延續去年第四財季的強勁表現。
德國知名汽車制造商戴姆勒集團2017年收入增長7%,而中國地區市場營業收入增長則高達14%。奔馳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從2013年的22.1萬輛上升到2017年的近60萬輛,5年中幾乎增長了3倍,已經占據全球銷量的1/4之多,這些剛性數據印證了中國在奔馳全球業務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國際消費品巨頭寶潔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務報告顯示,盡管公司整體銷售額略低于分析師預期,但中國市場表現優異。寶潔公司透露,過去幾年里,寶潔在中國進行了大量投資,中國市場業務的盈利情況也非常出色,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市場之一,總利潤也僅次于美國本土。
根據WTO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增速比美國、德國、日本和全球分別高出10.9、8.9、7.7和7.1個百分點,進口增加對全球進口增長貢獻率達17%,進口占全球份額提高0.7個百分點至10.2%。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這將為全球外商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業內人士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不僅為世界貢獻了強大的市場需求與基礎生產能力,更大踏步地融入了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廣大外商與中國實現了生產要素的優勢互補與發展訴求的各取所需。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進口占全球份額的1/10左右。同時,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不斷鞏固,中國進口持續快速增長,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貿易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那么,開放共贏成果卓著,是否也意味著今后萬事無憂了呢?事實上,新時代對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商務部部長鐘山撰文指出,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動力不足,保護主義和內顧傾向抬頭,經濟全球化遇到挑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但形式和內容上面臨新的調整。這就要求我們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努力打造平等協商、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增添動力。
縱觀中央政府層面各項舉措,其對開放共贏不遺余力的支持顯然值得外商欣慰。
在政策管制方面,《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外資的42條措施,同時宣布加強國際海上運輸、鐵路旅客運輸、加油站、演出經紀、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領域對外開放。在開放試點方面,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統籌推進,形成了“1+3+7”覆蓋東西南北中的聯動發展新格局,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效普惠”的良好局面。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2017年清理處置網絡侵權假冒違法違規信息140萬條,出具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判定咨詢意見9.2萬件,進出口環節查獲侵權商品9600多批,有力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了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在地方層面,各地政府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同樣抓鐵有痕。福建省漳州市創新“即報即放”出口食品檢驗檢疫方式,通過實踐平均減少辦理時間8—10天,降低企業成本超過5000萬元;重慶兩江新區延伸加工貿易產業鏈條,推動生產制造環節向物流中心、維修中心、結算中心等高端環節延伸;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聚焦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積極建立面向日韓、輻射東北的現代化園區綜合服務復合體……
“改革開放讓中國與外商實現了‘雙贏’。由于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汽車、餐飲、醫藥、日化、電子等領域較早來華的外商迅速樹立了品牌、占有了市場、獲取了利潤,很多外資企業都因為扎根中國而顯著拓展了海外市場規模。特別是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很多外商全球業務呈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現象。相關資料顯示,2016—2017年美國在華企業有七成以上實現了可觀的營收增長和盈利,歐洲在華企業也有一半以上準備擴大在華的運營。”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如今,不少外商都紛紛瞄準中國新一輪開放機遇。
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認為,中國的城鎮化、智慧城市、西部大開發等戰略規劃都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其機械零部件、電梯技術等業務的增速和潛力都是很多其他市場無法比擬的。
韓國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元基表示,中國有著完整的工業體系,各產業鏈配合高效,高素質人才眾多,對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正吸引跨國企業將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鏈條放到中國。
英特爾公司在中國擁有除美國總部以外最完整的業務布局。在深圳,英特爾設有智能設備創新中心,跟華為等領先的中國企業合作;在上海,英特爾設有亞太研發中心;在貴陽,英特爾正與當地政府合作,支持智慧城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應用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為中外經濟主體共同分享全球商機奠定更加強大的開放基礎。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教授佟家棟認為,中共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對新時代下塑造中國開放格局具有積極意義。其中,“一帶一路”地理沿線國家中,80%的國家相比中國處于發展早期,20%左右的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比中國高,因此“一帶一路”建設將實現各國相互之間的經濟合作,保持和發展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全球化態勢,避免貿易保護主義,避免逆全球化在沿線國家的涌動或回潮。
佟家棟撰文指出,在理論上,“一帶一路”倡議超越了傳統地緣政治經濟追求,強調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政策溝通、貿易自由、投資便利和金融自由化,因而更強調地緣經濟;在實踐中,“一帶一路”可以包容多個模式的經濟、貿易、投資合作,而中國自身則將在進一步開放中扮演其它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橋梁。
“如今,全球經濟復蘇出現曙光,但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中國希望將自己發展的經驗與世界共享,這其中對外開放是十分重要的一項。一方面,當前形勢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中國勇敢擔當了引領開放、共贏、包容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中國國內部分人也存在對過往開放成績過于自滿的現象,只看到自己優點、忽視了他人優點,這也容易導致固步自封,反而不利于進一步對外開放。”萬喆說,未來,中外各方都要在開放合作上采取更與時俱進的態度,扎扎實實推進開放合作,把握好全球商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