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第三方APP代查征信被叫停后 仍有人“頂風作案”宣稱“直連央行征信”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1 00:26:46

    接近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獲取用戶身份后,以模擬用戶的身份登陸征信中心向信息主體本人提供查詢服務的一些網站、APP,查詢、保存個人信息并對外使用。央行對此一直持堅決反對態度。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王可然    

    個人隱私信息,卻能被某些個人征信查詢APP瞬間輸出個人信用報告,還聲稱是“您身邊的征信管家”。

    對此,央行近日發文,禁止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使用個人征信查詢APP查個人征信報告,結果以通知形式顯示,“現對央行個人征信查詢功能進行升級”,并稱“此次升級后,不再支持直接查詢央行個人征信”。

    但一款主體為杭州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個人征信查詢APP,在5月10日更新至最新版本后,其應用介紹依然打著“是一款權威的個人征信查詢工具,直連央行征信查詢中心”的旗號。

    接近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獲取用戶身份后,以模擬用戶的身份登陸征信中心向信息主體本人提供查詢服務的一些網站、APP,查詢、保存個人信息并對外使用。央行對此一直持堅決反對態度。

    CFP圖

    未經授權嚴禁APP接入征信

    近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進一步加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以下簡稱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征信信息安全管理有關事項提出要求,并明確提出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通知》指出,征信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要清醒認識當前征信信息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意識。完善征信業務操控流程,牢牢守住不發生征信信息安全風險的底線。

    對于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征信信息查詢管理,《通知》要求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征信報告,規范內部人員和國家機關查詢辦理流程,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在某種意義上,征信就是對不公開的個人信息進行共享的一種方式。因此,征信業就是能對個人信息進行產業化共享的行業。個人征信與個人信息保護密切相關,個人信息權益保護構成個人征信監管的核心內容。央行明確指出,征信應堅持政治上的正確性,也不能濫用客戶信息。

    個人信息在征信中的使用方式可以概括為四個字——有限使用。“有限”的標準就是,特定用途特定授權,沒有授權原則上就不能使用。從國內外經驗來看,個人征信信息一般用于信用交易領域(即放貸活動及貸后管理),不宜在其他領域廣泛交叉使用,否則容易導致侵害個人信息隱私權益的法律風險。

    因此,個人征信市場準入和業務活動始終強調三原則:第三方征信的獨立性原則、征信活動中的公正性原則、個人信息隱私權益保護原則。

    已有APP關閉“代查”功能

    記者注意到,上述主體為杭州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個人征信查詢APP,最早版本可追溯至2016年11月,也就是說該APP上線至少已有一年半。

    該APP自稱:是一款權威的個人征信查詢工具,直連央行征信查詢中心;24小時快速免費獲取征信查詢報告;全方位記錄您的信用情況;做到真正信用無憂,保障您的信用是我們的責任所在。

    除了查詢個人征信外,其特色功能還有信用卡、貸款、貸款記賬等多項有關貸款的業務。打開個人征信查詢APP便是一個“小額貸款輕松借,大額高至50萬”的全屏廣告,接著是從撥打電話和管理通話權限、拍攝照片和錄制視頻、使用設備位置信息、錄制音頻,到訪問設備上的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等一系列權限的獲取選項,而進入主界面,除了一項征信報告查詢功能外,其他多是信用卡和各類貸款入口。

    據使用過的用戶稱,通過該APP查詢個人征信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等。APP下多條留言表示,通過APP查征信報告方便實用,不用請假跑服務大廳,秒間搞定。

    個人征信報告記錄的是包括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結果、個人基本信息、銀行信貸交易信息、非銀行信用信息、本人聲明及異議標注和查詢歷史等信息。其中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結果包括身份信息、婚姻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內容。此外,個人征信報告還包括可以反映客戶收入、繳欠費或其他資產狀況的信息。可以說,個人隱私中的多項重要信息在這份個人征信報告中集中體現。

    如此重要的個人信息卻被一個APP“秒間搞定”,該APP下不少留言表示“非常實用便捷”。記者注意到,目前上述APP的個人征信報告查詢功能已不再開放,但在其APP宣傳介紹上,依然宣稱“實用的線上央行征信中心”。

    接近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央行對此類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一直持堅決反對態度。

    央行征信中心也在官網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

    多方呼吁立法保護個人信息

    當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國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侵權、網絡詐騙等違法活動在一些地方和領域呈現多發態勢。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此前指出,這不僅嚴重影響公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需要監管部門依法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公眾自身提升個人信息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有效遏制侵害公眾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蔓延的態勢。

    由于個人征信業是以個人信息為基礎的,具有很強的個人隱私性,如果發生大面積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會導致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同時還會危及國家信息安全。因此,通過法律法規強化征信機構對個人隱私的保護要求成為各機構普遍做法。目前我國針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尚未專門立法,而是散見于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對個人信息合法合規地共享、披露與使用缺乏明確的具體規定。近兩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和委員反復呼吁盡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

    2017年底,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勝俊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認為,用戶信息泄露呈現渠道多、竊取違法行為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等特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形勢嚴峻,建議通過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進程、加大打擊力度等方式,進一步加大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此前指出,以大數據發展和個人隱私保障并重為原則,將《個人信息保護法》盡快提升到日程。我國可在借鑒各國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當今互聯網時代特征,在切實保護信息主體個人權益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使用規則,在個人信息的采集環節,除了極其敏感的個人隱私信息外,不對采集范圍進行嚴格的限制,使個人征信機構及數據服務行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較高的效率采集到充分的個人信息,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從而促進個人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在個人信息的使用環節,嚴格保護信息主體的知情權、異議權、司法救濟權等權益,使個人隱私得到有效保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第三方APP 代查征信 央行征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