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9 10:35:26
滴滴再發道歉信,但等待滴滴的將不止是安全和客服體系重塑的考驗、市場信心的考驗,還包括上市推遲可能帶來的更大的資金及業務拓展壓力。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劉洋 每經編輯 梁秋月
深陷前所未有的輿論漩渦三日之后,8月28日晚間,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總裁柳青聯盟發表道歉信,稱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這封道歉信還提及順風車業務模式將受到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至沓來——在輿論危機及戰略轉變下,滴滴是否有機會重拾市場信心?其如日中天的市場份額是否又會遭遇過山車,甚至腰斬?順風車無限期下線又會帶來何種消極影響?滴滴危機之后,本已板結的網約車市場競爭會否重新活躍?
與此同時,在滴滴頻傳上市的2018,包括先后兩起順風車殺人事件及此次滴滴聲稱的衡量尺度的變化,是否意味著其上市進程或將大大延遲?而一度帶著“燒錢”標簽的滴滴,又會否因此次危機,在后續資金支持乃至業內競爭方面,迎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網約車市場會變天嗎?
在商戰中,常勝的滴滴一直給人以好勝的印象,其創始人兼CEO程維在投資人口中甚至有“土狼”之稱。
細數滴滴誕生六載以來,在戰爭與和平這架天平上,“戰”占據著往日時光中的大多數——無論是從最初的決戰百米招車、搖搖招車,還是此后面對大黃蜂、快的乃至國際選手Uber。
一路高歌凱旋,滴滴在且戰且勝的同時,也屢屢聲稱將持續保持“移動互聯網讓出行更美好”的初心。日前程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便表示,正是滴滴始終保持危機與敬畏感,并專注創造用戶價值,滴滴才能走到現在。
不過到最后,終究好勝心,黯淡了初心與敬畏感。
程維與柳青在公開信中便坦言:“六年前出發的時候,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幾年里,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在六載發展過程中,實際上滴滴數次險象環生,無論是悲涼的找錢往事不堪回首,還是產品被王興罵垃圾,就像程維所說,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不過,這次危機,卻“病發”滴滴自身。
在反思此次順風車殺人事件之后,一路狂奔的滴滴終于踩下剎車。程維和柳青做出四項承諾——
1.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2.安全產品整體功能升級,優化緊急求助、行程分享等功能。對于人身安全的客服投訴問題,我們會采取三方連線撥打110的方式,確保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給到警方;
3.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4.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高效響應各地公安部門的依法調證需求,并且啟動測試已開發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詢系統。
無論是滴滴快的之爭,抑或是滴滴Uber之爭,網約車一直以“燒錢”面目示人,即便是在成為業內寡頭之后,滴滴依然未能實現盈利。數據顯示,滴滴在2017年主營業務虧損2億多美元,整體虧損3億美元~4億美元。而今年3月,業內曾預計滴滴主營業務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凈利潤有望接近10億美元。
這一切,對于“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的滴滴,似乎已不再可能。另一方面,在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為滴滴給出560億美元估值,如今看來也“搖搖欲墜”。
8月27日,天風證券研究所針對滴滴此次危機事件發布最新研報直指,剔除行業層面,本次事件將會對滴滴盈利能力和估值產生實質影響。
天風證券認為,順風車占目前滴滴日訂單的10%,從價格優勢和產品形態上看能夠加大客戶流量、粘度和消費頻次,預計公司短期日活用戶數、流量和盈利現金流產生沖擊,同時內部風控流程及客服架構或將進行重大調整,繼而推高營運成本,影響盈利能力。
估值方面,雖然滴滴并未公布具體財務數據,但在天風證券看來,監管態度作為支撐起估值體系的最主要權重因素,未來或將對公司整體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其傳導邏輯為:監管加碼或將導致供給收縮、客戶體驗下降,公司本身盈利模式存在不確定性,而滴滴高頻次消費場景、捆綁地理位置信息和支付工具,即入口端所吸引的互聯網巨頭的“出價”是支撐起估值體系的重要部分,若本次事件成為用戶日活、流量下行的重要標志,也將對估值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順風車業務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更是無限期下線。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順風車相關數據看似龐大,但其訂單量在總訂單量中占比并不突出。與營收貢獻相比,滴滴順風車的更大意義在于,同時實現滴滴平臺上其他業務的導流和平臺內的導流。
一位接近滴滴業務的人士也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滴滴各條線業務中,順風車是少數性價比較高的產品線,能夠持續產生正向現金流。
在此背景下,滴滴此番“斷腕”行為及公司核心的轉移,無疑將在其本就“燒錢”的基礎上,對其盈利能力及估值產生持續消極影響。
一邊是本就“燒錢”虧損,一邊是現金流及盈利能力遭受沖擊,“老大”滴滴深陷輿論漩渦之后,網約車市場——這個先前只需爭奪第二名江湖會變天嗎?
實際上,自2016年8月,滴滴與Uber中國合并后,數據顯示,滴滴市場份額便超90%。
不過,自2017年2月,美團點評在南京試點網約車市場之后,這個原本看似板結的“江湖”似乎又重新開始再起波瀾。不只是美團,原本虎視眈眈的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復活的易到、甚至大規模融資的曹操專車等紛紛入局。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陳禮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認為,目前,滴滴主導的地位還是很難撼動的,社會各界更多的還是希望平臺能日趨完善,畢竟一個平臺從成長到成熟需要時間積累,大眾也不想重新建立起平臺關系。但該事件對滴滴影響仍然較大,傷口尚需時間修復。
那么,究竟滴滴的護城河何在?
此前,大搜車創始人姚軍紅曾對《財經》表示,滴滴最大的bug在于它的供給是不可控的。滴滴左手消費者右手運力,真正的護城河只能是運力。滴滴培養了大量的民間運力,但控制不住,滴滴下面有幾千個租賃公司,資產和司機是被租賃公司而非滴滴持有。
天風證券研究所研報也指出,滴滴的護城河寬深有限——前期政府監管對補貼大戰的價格管控成為滴滴的護城河之一,后期監管的態度或將最終壓抑行業發展的空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之后,政府監管的加強不僅是針對滴滴,而是網約車全行業的。因此結合目前滴滴所占份額,在齊受監管的背景下,網約車市場恐變化不大。但若不能及時化解民怨,市場份額短期多少會受影響。
此外,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正在與多家投行密會洽談IPO事宜,并期望最早于2018年下半年上市。不過,滴滴方面一直對此“不予置評”。順風車殺人事件之前,已經有更多分析認為滴滴大概率是在2019年上市。而現在看來,2019年上市的愿景也或將泡湯,等待滴滴的將不止是安全和客服體系重塑的考驗、市場信心的考驗,還包括上市推遲可能帶來的更大的資金及業務拓展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