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9 18:11:58
近日,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發了第34期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機構監管部要求行業機構高度重視旗下基金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管控,建立更具針對性、更為精細的投資風險控制制度。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發了第34期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中提及,2018年以來,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暴露增多,個別公募基金因持有違約債券引發市場關注。
而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也發現了個別行業機構在流動性風險管控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
例如,2018年3月,受某債券發行人負面信息影響,重倉該債券的一只債券基金連續3個交易日發生巨額贖回,凈贖回金額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70%。期間,基金管理人未審慎辦理巨額贖回,全額接受機構贖回申請,導致違約債券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超過10%,基金凈值波動明顯,潛在流動性風險不容忽視。
經查,該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流動性風險管控等方面存在較多不完善之處:
一是基金日常運作中未能結合投資者結構加強基金組合資產集中度和流動性管理,未能針對性加強內部信用風險防控。對機構申購資金來者不拒,流動性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二是風險事件發生時,公司被動應對連續多個交易日的巨額贖回,且未能有效落實公允估值的主體責任,簡單依賴第三方估值。
基于此,機構監管部要求行業機構高度重視旗下基金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管控,建立更具針對性、更為精細的投資風險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一:針對性加強基金投資者結構與組合資產流動性的匹配管理?;鸸芾砣藨訌妼ν顿Y者集中度的監控與管理,根據基金持有人類別與集中度變化情況,嚴格控制低流動性證券的持有比例及單一證券投資上限。對投資者集中度較高的基金,應提高壓力測試頻率,并根據壓力測試識別出的流動性風險及時調整基金組合資產。
二:進一步強化組合投資原則,重倉證券投資應有充分且持續的研究支持和內部信用評級管理?;鸸芾砣藨诜ㄒ幰幎ɑA上完善內部風控制度,進一步合理確定單一金融工具投資比例上限,對投資比例超5%的持倉品種,應有詳細且持續的內部研究報告與風險分析專項報告,且有相應的內部評級機制,減少對外部評級的依賴(使用外部評級的,原則上采用孰低原則確定評級)。如重倉投資證券內外部評級發生變化而未及時調整投資比例的,基金經理應提交正式說明并經風控部門確認。對信用風險的管控,應全面覆蓋債券、存款、存單和回購等各類金融工具或業務。
三:審慎開展基金估值,切實履行估值責任主體的職責?;鸸芾砣藨袑嵚鋵嵐乐档谝回熑稳寺氊?,加強對巨額贖回情形下基金估值業務的管理,恪盡職守,防止因估值未及時調整而發生"先贖占優"的情形。不斷健全估值委員會機制,委員會需配備投資、研究、會計和風控等崗位的資深人員。當基金組合資產出現信用風險或流動性缺失時,基金管理人不能簡單依賴第三方估值,在估值中應及時體現信用風險和流動性缺失的影響,并咨詢會計師事務所意見。基金托管人應嚴格復核評估基金管理人的估值方法,避免估值不公允影響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四:建立完善巨額贖回情形的風險管控措施,做牢做實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使用機制。開放式基金發生巨額贖回時,基金管理人應按照《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嚴格評估、審慎確認,相關決策流程應留痕,合規部門定期檢查評估機制及執行情況。管理人應明確延期辦理巨額贖回、延緩支付贖回款項、估值調整等各類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的啟動情形和實施流程,確保其可操作性;實際觸發相關情形時,無正當理由不得放棄相關工具的使用,因無故放棄并導致風險事件或投資者利益受損的,監管機構將嚴肅追查問責。
五:落實主體責任,持續建立健全流動性風險防范與化解機制。公司總經理為流動性風險管控第一責任人,同時應指定一名公司高管具體負責管控工作,實現產品設計、投資交易限制、申贖管理、公允估值、信息披露等環節全流程控制,重在風險防控機制的建立,并輔以風險化解處置機制。個券出現風險,應第一時間反應、處置,持倉比例超5%個券發行主體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或發生實質違約時,應及時向屬地證監局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