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3 18:12:07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為促進經濟復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多地統籌地方政府與社會資金給消費者發放消費券。170個地市,累計發放190多億,這是全國各地消費券發放的最新成績單。百億級的政府刺激政策之下,消費券杠桿效應究竟如何?后續這一政策該向何處去等問題也令人關注。
臨近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對此在5月13日的一場云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疫情之下,發消費券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白重恩表示,發放消費券短期內對消費會產生明顯的提振作用。
根據近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沈俏蔚教授研究團隊對“疫情之下的消費重啟——中國城市數字消費券的應用與效果研究”,消費券刺激消費效果明顯,政府1元錢的消費補貼能夠帶來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且新增消費并不是“消費提前”所致,消費券過后消費回復常態無明顯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螞蟻金服方面了解到,3月份以來,全國有超過100個城市通過支付寶發放數字消費券,平均“杠桿效應”超過8倍,最高達到15倍也就是每1元支付寶消費券直接拉動8元消費。
同時,白重恩也表示,這一刺激不僅體現在對每個消費個體消費力變化層面,還體現在宏觀層面。
“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不到40%,從全球跟其他國家相比較低。對比于G20中大的經濟體,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幾乎都高于50%,還有一些高達70%。未來經濟想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居民支出需要作出結構調整,就需要增加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白重恩說。
因此,未來,消費券是否需要長期發放便成為一大問題。在白重恩看來,解答這一問題,需要去思考“我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
“如果主要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低,消費者根本就沒有多少錢來消費,也沒有多少錢來進行儲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強居民的購買力,就是一個重要的措施。”不過,他也表示,消費券在一定程度起到這樣的作用,增加購買力,但是同時又會影響消費者主權,就是消費券只有消費才能用,不能拿去做儲蓄。
因此,白重恩認為,消費券是否長期推行下去,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白重恩也呼吁政府和互聯網平臺聯合更多的學者進行廣泛研究,幫助消費券的政策設計和制定。
此外,白重恩也表示,發放消費券這一方式除了促進消費,如果可以達到更多其他目的,例如扶貧、扶持中小微企業等也是未來衡量消費券價值的重要尺度。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