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6 19:33:03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一直以來,造假團伙都是各大國際品牌化妝品和消費者的頭號公敵,如今,這條黑產也開始盯上了新銳國貨品牌。
7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新銳國貨化妝品牌花西子方面獲悉,其聯合公安機關在浙江某市搗毀一處重大假貨窩點。此次行動共查封1家店鋪及2個倉庫,涉及花西子、SK-II、Dior、雅詩蘭黛、MAC等國內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產品數萬個,涉假案值高達千萬元。
不過,即便打假行動常有,“屢禁屢犯”或許可以稱為化妝品造假的常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國家藥監局四次通報停止銷售了237個批次的假冒化妝品,涉及多個知名品牌。今年3月,花西子曾正式向外界發布“高薪招募打假官”的招募信息,而在其首席打假官正式應聘入職的一個月中(6月),花西子已經在各電商平臺投訴假貨信息近2000條,起訴案件300多起。
在業內看來,假貨蔓延已經嚴重侵害了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而隨著新銳國貨的走紅和直播電商的興起,小紅書、抖音等渠道都成為假貨流通的重災區且屢禁屢犯,除了企業與消費者外,互聯網平臺應緊密協作共同來打擊假貨。
據花西子有關人士介紹,今年年初,花西子在排查假貨的過程中發現,在浙江某市,有人生產并兜售假冒偽劣的花西子產品,于是花西子向警方報案。警方接到報案展開了一系列前期摸排核查,快速鎖定假貨窩點,并于7月14日下午2點展開收網行動。
無論是對于品牌方還是消費者來說,遇到假貨化妝品早已司空見慣。而近年來隨著國貨化妝品的走紅,不法分子針對化妝品的造假大有向新銳國貨品牌蔓延之勢。
據花西子方面透露,早在2019年5月就發現市場上多個渠道出現了與“花西子”產品高度相似的假貨產品。有的直接是高仿假貨,全面造假,從產品包裝盒到頁面視覺等各個方面仿冒產品,甚至偽造花西子所屬公司的公章和品牌授權書,假冒防偽查驗網站,屬于長期蓄謀的一條龍式制假售假。
而另一種造假形式則是山寨品牌,涉及商標侵權和產品抄襲。這些商標、產品包裝、頁面視覺等以極為相近的設計,誤導消費者,同時仿冒抄襲產品設計、產品工藝、視覺素材、文案等,甚至冒用代言人進行推廣宣傳。
在業內看來,新銳國貨美妝品牌擁有迅猛的發展勢頭和個性化的產品,成為不法分子假冒、山寨的對象。事實上,越是爆品越容易吸引造假者的注意力,因為該類產品本身已經集聚了大量粉絲,廣為消費者所熟知,免去了造假者推廣宣傳的成本。而這些來路不明的假貨極有可能是“三無”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嚴重的肌膚問題,例如過敏、全臉潰爛等。
青銅資本劉亞榮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美妝是一個進入門檻低,但是建立品牌認知、形成品牌護城河難度非常高,即“易守難攻”的行業。而整個中國新銳品牌在建立品牌的初期階段,最大的難度還是在于建立品牌心智和認知。
而在國貨化妝品初露頭角之時,假貨化妝品以蒙蔽消費者的方式流入市場,也成為國貨化妝品健康發展一大難點。
在造假技術不斷提升之余,假貨的流通市場也在全渠道蔓延。小紅書、抖音以及一些新興電商直播平臺在催化新銳國貨品牌成為爆品的同時,也正在成為假貨的新流通陣地,如今正有大量化妝品假貨以線上線下“全面開花”的形式流入市場。
“目前來看,在1688、拼多多、淘寶、微博、小紅書、抖音等渠道都有不同形式的假貨出現,且屢禁屢犯,一個假貨鏈接被投訴刪除,它有可能又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另一個地方出現。”花西子打假相關負責人認為,假貨蔓延已經嚴重侵害了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互聯網平臺應緊密協作共同來打擊假貨。
直播、短視頻達人售假
圖片來源:花西子供圖
以花西子此次聯合警方端掉的假貨窩點為例,該窩點所在地區擁有數千家商鋪,是直播、微商、電商、團購、實體店等各類新型銷售形態的供貨集散地。
而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廣闊內容生態本是平臺多樣性的體現。但假貨問題的多發,也需要呼喚新的平臺監督體系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6月29日,國務院公布了全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自1990年實施以來,時隔30年的首次更新。而新條例從立法理念、監管方式、法律責任等各方面都進行了與時俱進的修訂,被評價為開啟了數字經濟時代化妝品監管的全新篇章。
其中新條例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并承擔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管理責任。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化妝品的經營者也要全面、真實、準確、及時披露所經營化妝品的信息。同時,若電子商務平臺發現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有違反《條例》規定行為的,應及時制止并報告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所在地區的藥品監管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平臺服務。
花西子方面表示,由于造假源頭難以查證,加之巨大的利益驅使,即使面臨違法的風險,許多“小作坊”依然鋌而走險,導致化妝品的假冒產品層出不窮,打假形勢十分嚴峻。這是全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除了企業之外,更需要多方聯合實施更有力的打假措施,讓假貨無處遁形。同時也應該警醒消費者,養成正品意識,共同打擊制假售假的違法犯罪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