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8 19:29:44
科技創新是提升資本市場運行效能的重大機遇,將深刻改變市場的監管模式。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的進步,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不斷升級。同時,隨著金融科技不斷驅動金融業升級轉型,傳統金融監管也迎來了眾多的機遇和挑戰。
傳統金融將如何與金融科技緊密結合?金融科技的發展會引發哪些潛在風險?如何在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金融監管能力?
日前,由復旦-斯坦福中國金融科技與安全研究院、上交所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金融科技與智能監管國際峰會在滬順利舉行。峰會從科研和產業兩個角度就金融科技、量化投資、智能監管等進行了探討。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紹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黨委書記陳詩一,上交所技術公司總經理王泊,復旦-斯坦福中國金融科技與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慶富等多家知名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的5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峰會。
劉紹統強調,科技創新是提升資本市場運行效能的重大機遇,將深刻改變市場的監管模式。陳詩一指出,創新是現代金融的核心,對于金融發展、科技監管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金融監管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在技術創新發展的起始階段,監管需要支持創新發展;技術發展成熟后,仍需符合監管的規定,遵守監管規則。
何積豐從2015年股災、P2P爆雷潮、大而不能倒的螞蟻生態等視角出發對創新與金融風險進行分析,總結出金融監管面臨的新挑戰,并針對上述風險提出了一些監管建議:一是要加強信息技術服務監管,二是強化監管科技中的數據處理,三是建立互聯互通的監管體系。此外,何積豐對“資本市場科技監管要重點突破的是‘一張網、一片云、一個庫、一班人’建設”的觀點表達了贊同。
(中國科學院院士 何積豐 /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在以“數據驅動的技術創新與智能監管”為主題的圓桌討論中,各位參會人員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此,何積豐聽取眾家之言,對主題討論做了三點總結。
第一,目前關于數據整合的問題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各行各業數據均有其特色,很難做到數據的統一和完全整合。第二,現有的一些技術在實踐過程中是否產出期望效用,以及在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方面,有些問題仍需要思考,例如,是不是所有原始數據都要存儲、跨行業的綜合型人才如何培養等。第三,建議成立一個工作小組,集取各個專家的智慧,解決金融科技與智能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實現學術與實務的結合,讓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實體經濟。
此外,在主題為“科技賦能的量化交易與監管創新”會議中,多位知名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就“金融科技”“量化交易”“智能監管”進行了主題演講,并就“科技賦能金融監管”展開了圓桌討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