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7 10:06:38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雖然數量不多、成交有限,但發售價1000多元的國產品牌球鞋被爆炒至數萬元,還是讓消費者頗為反感。有人認為,職業炒家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這是擾亂市場的不法行為,應當被打擊;也有觀點認為,二手鞋平臺、提供融資的機構推波助瀾,加重了投機氛圍,最后接棒的人可能損失慘重;還有人指出,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介入,剎住炒作之風。
實際上,在國產球鞋被爆炒之前,“炒鞋”就已經成為一個并不小眾的市場,只不過炒作范圍集中于國際品牌。客觀來看,炒鞋有其客觀的市場基礎:廠商通過限量版、簽名版抬高單品價格,在提升自身知名度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品牌溢價;明星、設計師等名人,則可以通過特定款式獲取不菲的收入;炒家則可以通過轉手或者做市撮合交易,分享消費者剩余;真正的粉絲和藏家,雖然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但這是為自己的喜好埋單,也會覺得物有所值。在這個市場,消費者、名人、藏家、炒家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固的生態。
其實不止是炒鞋,炒球星卡、明星物品以及最近大火的數字化藏品NCF(非同質化代幣)等小眾市場也很繁榮,這是物以稀為貴的客觀規律以及流動性寬松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這是一個健康的市場,那自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其中摻雜了金融資本、價格操縱、虛假信息,那這樣的市場就值得審視和警惕。從這些角度看,國產球鞋價格暴漲顯得并不正常:一是價格短期漲幅過大,而市場基本面并無實質變化,尤其是供需并沒有明顯變化;二是一些平臺在為“炒鞋”“囤鞋”的年輕消費者提供信貸支持;三是,賣家調價較為隨意,雖然成交稀少甚至為零,但通過各種社交媒體放大傳播,炒作的氛圍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并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買不到限量款,那就買普通款,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炒鞋與自身關系不大,之所以公眾會如此在意國產品牌球鞋被炒,實則是集體憂思的體現。這些年,國產服飾品牌獲得了長足進步,在設計和科技上越來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國際大牌,但最近的一些事,讓大眾意識到強勢國產服飾品牌對于上游棉花種植行業的關鍵作用,人人都希望國產品牌能擔起重任。然而,突然興起的炒作風潮,不僅不能實現大眾這一美好愿望,反而會讓國產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
盡管品牌方并沒有參與炒鞋,但在特殊情況下,品牌方也應當有非常之策以回應輿論關切。首先,品牌方應當及時發聲,站在消費者一邊,反對過度炒作行為;其次,炒鞋之所以存在,邏輯起點在于“限量”,而廠商恰恰掌握產品的供應量,已發售產品無法增加供應,但未發售的產品供應量可以與價格掛鉤,即品牌方在發售前就向市場明確,當二手市場價格超出合理值時,可以增產以平抑價格,這就徹底根除了過度炒作的空間。
雖然干預二手市場價格并不符合品牌的短期利益,但品牌方應當清楚的是,其產品絕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自數以億計的普通消費者,而非占比極少的炒家。從媒體報道來看,近期國產服飾品牌門庭若市,此時品牌方應更珍惜消費者突如其來的“寵愛”,保持價格體系的合理穩定,雖然這會打擊少數炒家,但真正的用戶會因此得益,孰輕孰重,這筆賬并不難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