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21 09:20:29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文多
畢業7年,“打工人”小田在去年用好不容易攢下的錢投入了養豬。原以為從此能駛上快車道,誰曾想卻是一頭撞進了漆黑的隧道:4月底,小田等來首批500頭生豬出欄,結果虧損20余萬元。
饒是如此,面對進一步下跌的豬價,小田在6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不得不承認,“還好出得早”。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即使是成本最低的自繁自養模式,也沒辦法保住盈虧平衡,牧原股份(002714,SZ)把養殖成本做到了16元/公斤以內,也扛不住全國生豬出欄價已跌破15元/公斤。
包括小田在內的養豬人,在2021年的春夏醒悟過來,意識到哪怕是“史上最強豬周期”,也依然是豬周期。
豬價,前期漲得有多生猛,后期就會跌得多痛。跌到現在,國家發改委已經在6月16日發布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再往上就是二級預警——收儲計劃將視情況啟動,以及一級預警——收儲計劃立刻啟動。
今年1月,我國生豬期貨首次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短短幾個月,生豬期貨也接連創下新低紀錄,截至6月18日,生豬期貨主力2109合約價格已從30680元/噸的歷史高位跌到目前的不足18000元/噸。
豬肉概念股的暴跌,則更為明顯。截至6月18日,同花順豬肉概念股指數已相較2020年9月的5年來最高點下跌超過34%。其中,龍頭牧原股份今年2月股價曾達131元/股,而目前已跌至57.15元/股,跌幅超56%。正邦科技(002157,SZ)當前股價11.62元/股,而2020年8月曾達26.68元/股,跌幅同樣超過56%。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計劃利用期貨市場輔助經營,不過,對于生豬期貨,目前多數企業仍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
豬周期反反復復,行業要如何走出這無限循環?
2020年的養豬致富夢:500頭可賺上百萬
無論是自繁自養,還是外購仔豬,以2020年的行情,說養豬是一門“躺賺”的生意并不為過。
回看歷史,這一輪豬周期里,豬價的最高位出現在去年2月,當時,全國生豬出欄均價達到38.3元/公斤,部分地區生豬出欄價超過45元/公斤。隨后三個月內,豬價短暫下探,但最低也僅僅回落至30元/公斤左右。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豬價又啟動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到8月份,全國生豬均價上漲至超過38元/公斤,重新回到頂峰,大有“回調是為了更好上漲”的趨勢。
小田是甘肅隴南一名90后養豬人,他所在的養豬場就選擇了在此時入局——豬場一舉購入500頭豬仔準備大干一場。“去年差不多10月,場子剛建起來,就買了一批,成本差不多1800元~2000元(每頭)吧。”小田介紹道。
另一邊,比小田稍微早一些,廣東的老陳在去年8月回到了家鄉。當時家里閑置多年的豬舍已被同村人“覬覦”許久,而他也下了決心養豬。“好幾個人打電話來問租不租,我說租還不如自己養,簡單得很,重新布置水線、飲水器、電路這些,找大公司買100頭小豬仔——(不過)最后也只拿到80頭。”相比小田,老陳的仔豬成本稍低一些,約在1500元/頭。
“全國出欄均價38元/公斤”意味著什么,為什么可以吸引小田、老陳等養殖戶接連入場?行業外人士可能很難理解,但只要算算其中的經濟賬,就很容易明白。
目前一頭標準商品肉豬出欄時重量在130公斤左右,若以出欄價38元/公斤計算,一頭可賣4940元。而這頭豬的完全成本(包括飼料疫苗、人工管理、設備折舊等)是多少呢?“豬茅”牧原股份披露,其去年商品豬完全成本在每公斤15元多。若以15.5元計算,一頭標準豬的完全成本是2015元,一頭盈利金額可達到2925元,一家自繁自養仔豬的公司,養上35頭豬就能獲得10萬元利潤。
與自繁自養的牧原股份不同,小田、老陳這種以外購仔豬形式進行養殖的養殖戶,又能賺多少錢?
牧原股份披露去年仔豬成本每頭在350元~400元左右。以老陳為例,其仔豬成本比自繁自養高出1150元,則其標準豬的完全成本是3165元/頭,仍以4940元的出欄價計算,每頭可讓老陳賺1775元,80頭豬可盈利14.2萬元。
小田的計劃是將標準豬育肥成175公斤左右的大豬再出欄,比標準豬增重45公斤,仍按15.5元/公斤的完全成本計算,養殖成本要增加700元左右,一頭大豬的成本約為2715元,加上仔豬成本價差1400元~1650元,總成本在4100元~4300元左右,取中間值約為4200元。若出欄價格仍維持在38元/公斤,則一頭175公斤的大豬,可以賣出6650元的高價,每頭盈利2450元。按此計算,500頭豬將為小田的豬場帶來上百萬元盈利。
如此巨大利潤面前,也難怪養豬人接踵而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的“豬”事不順:太大的豬被拒收
然而,世事難料,到了出欄的時節,老陳的豬場并未能帶來預期的收益,而小田的百萬元盈利夢想,也變成了虧損超20萬元的現實。
今年2月底,廣東生豬出欄價格已緩慢下跌至31元/公斤左右,老陳把存欄豬出空了,“一頭4000來塊吧,中間沒養好,出欄只有76頭。算下來,賺了6萬塊不到吧,比打工稍微好一些。”老陳介紹,首批出欄后,他又買了一批仔豬,這次是如愿拿到了100頭,只是沒想到,豬價不斷下跌,“下半年沒行情,按目前的價格(出欄)肯定是虧了。”
今年4月底,小田終于把大半年前投放的500頭仔豬養成了均重約175公斤的大豬,但此時的市場早已發生變化,豬價從38元/公斤的高峰直線滑落,甚至比去年最低價的30元/公斤還要少二分之一,只有21.6元/公斤。
以21.6元/公斤的價格出欄,每頭豬的賣出價格約為3780元,按照4200元的總成本計算,每頭豬要虧損420元,“豬價跌得太厲害,不得不賣。當時我們500頭豬也就虧了20多萬(元)不到30萬(元),要是現在賣的話,估計還要多虧一半。”
安排出欄的那幾個凌晨,小田分批將精心養育的大豬從豬場里趕進通道。這些胖家伙排著隊、埋著頭,搖晃著身子一路往前,跟在后面的小田用手機記錄著這一幕,但全程無言。
進入5月,豬價在進一步下跌。不過,對于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仍有獲利空間。
5月16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8.98元/公斤,福建養殖戶阿祖(化名)出欄了80頭生豬,均重140公斤,其出欄價格是18.6元/公斤,稍低于全國均價。但阿祖向記者透露,在自繁自養的模式下,以這一價格出欄并不會虧本,“按我自己的成本,只要豬價不低于8元/斤,就還有賺。”阿祖說道。
不過,阿祖在盈虧線上沒能支撐多久。
記者查詢發現,6月15日,福建生豬出欄均價已在15元/公斤徘徊,即跌破8元/斤。若后續還有生豬出欄,阿祖將進入虧損狀態。
小規模養殖戶在虧,作為養殖大戶的上市公司們,也開始了艱難的日子。
溫氏股份(300498,SZ)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5.44億元,同比下滑71.28%。
正邦科技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8.07%,但歸母凈利潤約由2020年的9.06億元減少至2.12億元,同比下降76.63%。還要看到,其一季度銷售生豬累計257.86萬頭,而去年一季度銷售量僅是104.83萬頭。
牧原股份一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近150%,但凈利潤只增長了68.54%。一季度銷售生豬累計772萬頭,銷售收入為193.39億元,去年同期只是銷售了256.4萬頭,但去年銷售收入是80.05億元,去年的平均價格明顯高多了。
對于行業的情況,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直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當慘烈。”據其估計,后續,行業內不少養殖企業有可能因為虧損出現資金斷裂等問題。
資金壓力不大的養殖戶,考慮把大豬繼續育肥至五六百斤一頭的“牛豬”。這一方面可以繼續觀望豬價,一方面也期待增重能減少些損失。但隨之而來的養殖風險也在增加,天氣慢慢變熱,稍有不慎,病豬、死豬帶來的損失將更加慘重,同時,還要提防豬販子以拒收為由壓價。
記者加入的養豬聊天群中,就有關于“限重”“大肥拒收”“大肥扣罰”等通知。6月17日上午,有人在群里發布了東北三省及河南的生豬價格信息,不同地區內,大豬比標豬每公斤價格低了1元~2元不等。
本輪超級豬周期背后的超多因素
在這輪“超級豬周期”兩極反差的背后,促成因素也“超級”復雜。
自2010年以來,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兩輪豬周期,但生豬出欄價格長期在10元/公斤~18元/公斤浮動,前兩輪豬周期,豬價最高不過21元/公斤,最低則在2018年5月跌至9.9元/公斤。但2019年8月后(2019年第33周),生豬價格像脫韁的野馬,突破24元/公斤,并在2個月內上漲至37.4元/公斤(2019年第42周)。
在這一“超級豬周期”的前半段,可以發現:受淘汰污染企業、飼料價格暴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生豬存欄及出欄量下跌。
隨之而來的,是2018年末,生豬存欄量已經是近十年里的歷史低位(4.28億頭),2019年末生豬存欄量則下降至3.1億頭。而且,2018年、2019年的生豬出欄量僅5.44億、5.27億頭,而在此之前的8年里,年出欄量在7億頭上下。
直到2020年末,生豬存欄已經恢復至4.07億頭。于是,今年1月6日,生豬價格結束了自去年底啟動的“元旦春節消費提振”上漲勢頭,首先在作為全國豬價風向標的北方地區開始止漲開跌,當天還是“南紅北綠”,但從那以后,“一片綠”的行情走勢慢慢覆蓋全國范圍。
到今年6月16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生豬存欄量已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97.6%,生豬生產完全恢復的任務目標已提前完成。
伴隨數量上升的,是1月6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回落至36.70元,到6月16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下跌至14.4元/公斤,下跌超過22元/公斤,下跌幅度超過60%。
除了數量,在復盤周期的后半段時,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向記者介紹,今年這幾個月來豬價持續下跌的原因各不相同。
“春節前后,來自北方疫情反復的壓力,養殖戶拋售導致價格下跌;等疫情壓力減輕以后,拋售減緩,但又開始了需求最差的季節,3月到5月,這幾個月需求非常差,生豬價格繼續下跌;這期間,又出現全國性的壓欄,超大豬(牛豬)、大豬的數量很大,這部分陸續出欄,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所以說把這個價格打得很低。”馮永輝回憶道。
不過,從前述小田、老陳的例子也可以發現,當生豬出欄價格仍在20元/公斤以上時,已有養殖戶出現虧損,其中緣由,除了飼料價格高居不下,更有前期外購仔豬價格過高的因素。計算可知,小田和老陳的完全成本達到24元/公斤,這在往年無法想象。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低豬價將持續多久?業內看到明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生豬出欄數量短期由生豬存欄決定,但中期要看仔豬的存欄量,它決定了6個月后生豬的出欄量。長期則要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能繁母豬完整的育肥周期包括4個月的懷孕期、1個月哺乳期、6個月育肥期,因此,這一數據決定了4個月后仔豬存欄量、約11個月后的生豬出欄量。
能繁母豬的存欄量指標早已給出預警。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至少在2018年8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數據下跌,2019年前9個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持續下降,直到10月才止跌回升。因此,在上述兩個時間點往后推11個月,對應的生豬出欄情況,應該是2019年7月開始明顯減少;在2020年9月觸及底部后才會有所恢復。
這一點,從生豬價格變動可得到印證。
本輪豬周期,豬價啟動上漲,是在2019年6月以后,從當年6月到8月,生豬均價由15元/公斤上漲至19元/公斤,隨后進入暴漲模式,到11月已經上漲至37元/公斤。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豬價有所回調,再次上漲后,從9月以后再次回落。
從上市公司銷售數據中也可窺之一二。
新希望去年9月在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上表示,從四季度開始,公司每月的生豬出欄量就會明顯提高;牧原股份2020年第四季度合計銷售生豬623.3萬頭,占全年銷售量(1811.5萬頭)的三分之一,其中12月銷售264.1萬頭,超過2020年第一季度總和;溫氏股份的銷售情況也呈現這樣的走勢,2020年10月~12月,分別銷售生豬75.28萬頭、83.8萬頭、88.96萬頭,而在這之前的3個月,該公司月度銷售生豬均未超過75萬頭。
由于能繁母豬存欄量于2020年6月開始同比增長(同比增長3.6%)。如果早一點觀察到此數據,則不難分析出:2020年下半年補欄的養殖戶,應當對今年的豬價下跌做好警惕。
當然這已經是馬后炮,重要的,還是通過觀察當前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數據,為未來提供參考。
從2019年10月到2021年5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連續20個月環比增長。6月16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增長19.3%,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98.4%。也就是說,至少在今年5月往后的11個月內,生豬產能都處于持續恢復階段。
行業內預測,生豬價格將在低價徘徊相當一段時間。馮永輝預測,當下的價格已經接近底部,“現在是2年來的最低價,已經接近底部,很難再深跌,當然現在底部比較深,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溫氏股份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據其預測,也許,目前的低豬價狀態要持續到明年5月左右,“基本上要到明年5月份左右,這一年時間都會在價格底部。”
6月16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提示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圖片來源:攝圖網
要跳出豬周期,外國經驗能否參考?
無論是生豬出欄量、存欄量變化,還是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供需矛盾”仍是豬周期難題指向的共同答案,然而,周而復始、回環往復,養殖業為何總沒有跳出豬周期輪回?
此前,有觀點提出,規?;B殖,是“熨平”豬周期的解決之道。
經過大型養殖企業多年產能擴張,去年10月底,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士在發布會上透露,當前畜牧業在加快升級,生豬養殖規?;食^一半,達到了53%。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正在規?;^程中的養殖行業,仍在經歷著豬周期。馮永輝介紹,規?;壳笆且粋€“進行時”狀態,遠未能達到可以“熨平”豬周期的水平。
“家庭豬場的比例能夠降到30%~50%,集團企業、上市公司或者頭部集團企業能夠占到30%~50%,基本上(就能)達到一個穩定狀態了。”馮永輝分析指出。
記者查詢發現,2019年~2020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分別是5.44億頭、5.27億頭,這兩年中,包括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在內的十大養豬上市公司合計銷售約4491萬頭、5496萬頭,占全國生豬出欄量在10%左右。
對于未來產能,這些大型養殖企業也提出了目標。根據公告,2021年,牧原股份預計出欄生豬3600萬頭至4500萬頭,其目前建成產能已超過6000萬頭,公司還稱,已有合計接近1億頭產能的土地儲備;正邦科技2021年2500萬出欄目標,遠期目標是6000萬頭;溫氏股份2021年年出欄量目標約1200萬頭,2022年約2000萬頭,中長期目標是5600萬頭;新希望2021年目標是2500萬頭,2023年出欄量目標不低于6600萬頭。
若這些企業產能規劃中長期目標能夠實現,屆時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比例將得到明顯提升。
不過,馮永輝提出,規?;B殖并不是豬周期的解藥,這背后的應該是規?;髽I能夠提供更穩定的產能支撐,可以減少因豬價漲跌進行大幅度投機行為的發生,從而使豬周期得到、且僅僅是得到最大程度的平緩。
“因為大型企業也需要調整產能,它不可能說始終保持一個產能不變,或者說保持一個產能增長的計劃不變,那是不行的,它也要根據市場的波動來規避風險。”馮永輝說道。
以美國為例,它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豬肉生產國,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IPO招股書中曾介紹,美國規?;B殖比例較大,自2006年開始,美國豬肉市場超過60%以上的供給來自年存欄量5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
但美國的豬價仍呈現周期波動,只是變動幅度縮窄,同時時間跨度被拉長,豬周期得到平緩。“美國的產業已經很成熟了,它依然存在周期。”據馮永輝介紹,此前,美國在豬周期下跌通道時,行業頭部企業帶頭去產能,“大企業擴張幅度比較大,導致全國行情進入虧損、產能過剩的時候,大企業也要率先去產能,2009年美國養豬業陷入虧損的時候,它們最大的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就帶頭縮減母豬的存欄量,帶動美國養豬業走出虧損。”馮永輝說道。
從過去一年多的經驗來看,豬周期之所以存在,就是在養豬好賺錢時,養殖戶哪怕頂著仔豬2000元的高價,也要擴大規模。記者還查詢發現,包括溫氏股份、新希望、新金農、正邦科技、大北農等上市公司,去年也均有外購豬苗投欄。
當然,若想真正“消滅”豬周期,也不是毫無案例。歐盟的生豬養殖業總體水平較高,據馮永輝介紹,歐盟主要實施的是“按需配額生產”,前述德興食品招股書中也介紹,丹麥、荷蘭是歐盟的主要養殖國家,這兩個國家的豬業協會規定了養豬規模和土地面積比例。
記者手記丨如何破解豬周期?需要全行業給出答案
說到底,產能的穩定、供需關系的平衡,是避免養豬業陷入劇烈波動的答案,而這需要全體養豬人來解題。
這有點像炒股,你“短平快”,期待短期獲利全身而退,也許就有爆倉風險;你價值投資,漲跌皆常態,也許才能見證“時間的玫瑰”綻放。
“漲不喜,跌不憂,選擇了就要一路前行。”5月,阿祖在他的短視頻賬號中發了這樣一句短評,引來眾多留言,很多同行為他這句話點贊。
不過,這算得上是“知易行難”的一件事,5月,很多養殖戶仍守在虧盈線上,6月已經陷入全面虧損,如果虧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資金壓力就會凸顯。
可喜的是,盡管關于豬價傾瀉下跌的討論鋪天蓋地,但目前,尚未有棄養等消息傳來。
養殖的賽道路途往往很長,中途也會穿越漆黑的隧道,但只要堅持到出口,就能看見光,正如很多養豬人所說,“有豬就有希望。”
“養豬這個行業,只要養得久的,不會太在乎豬價,豬價跌破成本的時候就淘汰多一些老母豬,培養新的后備母豬,減輕飼料成本,培養新的后備母豬是趕下一場高價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豬養好。”阿祖在給記者的信息中,如是說道。
記者:吳澤鵬
編輯:文多
視頻編輯:張軼
視覺:劉陽
排版:文多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