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24 21:48:46
◎市場研究機構沙利文數據顯示,就2020年收入而言,叮當快藥是即時到家數字藥房行業最大的產品及領先的服務供應商,也是數字零售藥房行業收入最高的服務供應商。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長坡厚雪”的互聯網大健康賽道又來了一個挑戰者。
6月22日,叮當快藥所屬叮當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快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中金與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剑.斂焖幹饕峁┘磿r藥品零售及醫生診療解決方案服務,包括快藥、在線醫生診療及慢病與健康管理。
招股書顯示,營收方面,2018—2020年,叮當快藥營收分別為5.8億元、12.8億元、22.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95.2%;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為7.80億元,同比增長55.9%。
市場研究機構沙利文數據顯示,就2020年收入而言,叮當快藥是即時到家數字藥房行業最大的產品及領先的服務供應商,也是數字零售藥房行業收入最高的服務供應商。
即便經營業績保持了較高增速,叮當快藥目前仍處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叮當快藥分別虧損1.0億元、2.7億元、9.2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續虧7.7億元,同比2020年同期虧損額3296.8萬元擴大約22.2倍。經計算,叮當快藥期內累計虧損達20.6億元。
疫情的一針“加速劑”無疑讓互聯網大健康賽道備受資本矚目,去年一度讓身居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市值大漲,同時,京東健康也于去年年底強勢登陸港股。不止于此,字節跳動、百度、騰訊、美團、拼多多甚至快手等都在全力加注互聯網大健康業務。戰場之上,巨頭身影已然比比皆是。
此外,春雨醫生、藥師幫、丁香園、微醫、妙手醫生等一眾獨角獸企業也在紛紛謀求融資或上市。
叮當快藥智慧藥房業務現狀。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強敵環伺,叮當快藥不進則退?;ヂ摼W大健康即將來到下半場,怎樣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乃至突圍,仍是“叮當快藥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近三年,叮當快藥在營收方面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招股書顯示,營收方面,2018—2020年,叮當快藥營收分別為5.8億元、12.8億元、22.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95.2%;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為7.80億元,同比增長55.9%。
叮當快藥在招股書中表示,過往業績顯著增長,主要由于網上消費者的知名度提升,導致公司的銷售訂單增加、投資品牌增加、尤其是智慧藥房網絡的擴展。
即便收獲了不錯的業務增長,但凈利潤方面,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叮當快藥分別虧損1.0億元、2.7億元、9.2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續虧7.7億元,同比2020年同期虧損額3296.8萬元擴大約22.2倍。經計算,叮當快藥期內累計虧損達20.6億元。
記者注意到,招股書顯示,履約和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共同占據了叮當快藥收入的主要篇幅。
其中,叮當快藥的履約開支包括物流及倉儲服務費用,占2018—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7%、15.7%、12.7%、12.4%。招股書另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當快藥的騎手隊伍達2200名,將公司從4000多家制藥及藥品分銷企業采購的產品從其藥房配送到用戶手中。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方面,2018年—2021年一季度推廣營銷費用分別為1.4億元、2.8億元、4.4億元及1.8億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24.1%、21.8%、19.8%、22.5%。研發成本則占比分別為5.4%、4.1%、3.7%、2.5%。
在此情況下,叮當快藥2018年—2021年一季度毛利潤分別為2.4億元、4.7億元、7.7億元、2.4億元,相應毛利率則為41.1%、36.8%、34.4%及30.4%。對于毛利率的下降,叮當快藥在招股書中解釋,是由于成本增長率高于收入增長率,成本增長的主要原因則為線下藥房擴張、營銷推廣增加以及收購藥房網。
招股書顯示,2020年底,叮當快藥累計花費2.18億元收購了主要從事線上線下藥品及醫療產品零售業務的藥房網52%的股權。不過,業務收購只是在短期內帶給了叮當快藥一定的盈利壓力,整體看來,業務擴張帶來的成本增高以及線下藥房的布局是叮當快藥虧損的主要原因。
叮當快藥是老牌OTC藥企仁和藥業董事長楊文龍的“二次創業項目”。2014年,叮當快藥獲得仁和集團500萬元天使輪投資,以“網訂店送”的O2O模式起家,目前擁有線上“叮當快藥”平臺以及線下“叮當智慧藥房”兩大塊業務。
提交上市申請前,6月8日,叮當快藥剛剛完成了一輪2.2億美元的融資。該輪投資由TPG亞洲基金領投。奧博資本、鴻為資本聯合領投,璞林資本、蘭馨亞洲、夏焱資本、盈科資本等機構跟投。
針對此次融資,叮當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文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后續將推進實施‘醫+藥+險’的健康到家戰略,通過產品迭代與技術創新,提供依托互聯網的多場景、一站式的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咨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記者注意到,加上最新一輪融資,叮當快藥已累計完成7輪融資,總額超34億元。投方主要包括TPG亞洲基金、泰康保險、軟銀中國資本、龍門投資等。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宣布最新一輪2.2億美元融資前,5月20日,叮當快藥曾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泰康人壽等十數名股東退出,現股東為4家叮當系企業管理咨詢中心以及董事長楊文龍本人;徐軍、俞雷等董事、監事從主要人員中退出;公司注冊資本也由9947.7萬元降至5294.1萬元;公司經營范圍新增了物業管理及出租辦公用房等。
針對退出股東行為,泰康人壽于5月末發布公告解釋稱,叮當快藥需要調整股權結構以符合境外上市的要求。其第一步工作需要減資退出,叮當快藥則要向泰康人壽支付投資時的成本1億元作為減資款。
股權方面,叮當快藥招股書顯示,楊文龍直接或間接持有叮當快藥53.23%股權,招銀國際合計持股7.28%,TPG Capital持股6.34%,軟銀合計持股5.96%。此外,泰康人壽保險、中金公司、奧博資本、海爾集團旗下基金分別持股2.06%、1.97%、1.03%。
大健康市場規??涨?,舞臺巨大。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的醫療總支出于2020年超過7.3萬億元,預期于2030年將增加至17.6萬億元,2020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3%。而中國大健康市場的快速發展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及醫療保險政策發展等因素推動。
記者梳理發現,從叮當快藥發展歷程的幾個重要節點來看,其瞄準的就是更加綜合的大健康領域。2015年,叮當快藥APP上線;次年布局智慧藥房,開啟線下線上一體化運營;2017年,叮當快藥發布醫藥新零售戰略;2018年,叮當快醫業務發布,打通“醫+藥+檢”生態;再到如今構建更加完整的“醫+藥+檢+險”大健康生態閉環。
瞄準的賽道越大,機會就越多,面臨的競爭對手與挑戰也越大。
叮當快藥所處市場競爭格局現狀。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除港股的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及京東健康等巨頭外,包括字節跳動、百度、騰訊、美團、拼多多、快手等都在全力押寶互聯網大健康業務。而與叮當快藥一道尋求資本加注的還有同為資本矚目的獨角獸企業:春雨醫生、藥師幫、丁香園、微醫、妙手醫生等。
疫情的爆發,讓大健康產業被激發,線上送藥和醫藥電商成為本地生活的重點布局方向。這也是叮當快藥的“腹地”。
美團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美團買藥已經接入近10萬家第三方藥店,為消費者提供包括送藥在內的一攬子醫療服務。公開數據顯示,美團買藥目前已經將藥品配送速度壓縮至23分鐘左右。
去年6月,餓了么宣布全國已有700多個縣域在餓了么上開通夜間送藥服務,平均響應速度30分鐘,偏遠地區最快也可以實現1小時送藥上門服務。同日,餓了么宣布與國大藥房開啟戰略合作。3月2日,餓了么聯合高德推出“地圖找藥”服務,近10萬家在線藥店接入高德。
來自本地生活領域的巨頭,也以更大的用戶、流量以及平臺規模,“降維打擊”醫藥O2O模式下的即時醫藥零售企業。
借勢1藥網、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京東健康之后,作為第四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互聯網大健康企業,叮當快藥終于和巨頭們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
整體來看,醫藥電商、零售業務收入仍是各大互聯網大健康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線醫療業務占比微乎其微,外界也多有質疑:賽道內多數企業并沒有真正脫離零售電商模式,實則為“賣藥的”。
對于各互聯網醫療頭部企業在線醫療業務發展的遲緩,醫療戰略咨詢機構Latitude Health分析稱,與其他消費不同,醫療服務的整個鏈條較長且高度受制于服務方,從問診開始,到檢查、復診和配藥以及可能的進一步治療,僅僅門診就需要多個步驟。在這其中,在醫療機構內的問診和住院是核心,互聯網則只能去維護和完善基于其上的服務。行業本身的長鏈條屬性勢必會限制互聯網的規?;?。
現階段,互聯網大健康企業的關鍵是,挖掘和提升利潤點,加強醫、藥聯動,打造業務閉環。而這也正是叮當快藥正身處的發展節點。能否跑在巨頭前面講出屬于自己的“大健康故事”,可能將是叮當快藥扭虧為盈、跑贏對手的真正“解藥”。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