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2 18:55:17
◎《規劃》提出了國家公路網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總規模約46.1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里程約16.2萬公里,普通國道網規劃總里程約29.9萬公里。
◎“十三五”以來,我國公路建設投資占GDP比重約為2.4%,其中國家公路建設投資占公路建設投資的比例基本穩定在36%左右,在穩投資、穩增長方面作用十分顯著。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印發《國家公路網規劃》。同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公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規劃》提出了國家公路網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總規模約46.1萬公里。
根據《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里程約16.2萬公里,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6條地區環線、12條都市圈環線、30條城市繞城環線、31條并行線、163條聯絡線組成,未來建設改造需求約5.8萬公里,其中含擴容改造約3萬公里。
普通國道網規劃總里程約29.9萬公里,由12條首都放射線、47條北南縱線、60條東西橫線,以及182條聯絡線組成,未來建設改造需求約11萬公里。
《規劃》實施后,國家公路將依然保持“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兩個層次,普通國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費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國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運輸服務。
國家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圖 圖片來源:《國家公路網規劃》
相比2013年出臺的《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此次發布的《規劃》有哪些主要變化?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副司長周小棋在此次發布會上介紹,本次《規劃》與2013版規劃相比,規劃總規模增加了約6萬公里。
其中國家高速公路凈增里程約2.6萬公里,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的主骨架沒有變,主要是增設了12條都市圈環線、11條并行線和58條聯絡線,調整了6條既有規劃路線走向;普通國道凈增里程約3.4萬公里,主要增設101條聯絡線,調整了41條既有規劃路線走向。
新的規劃路網進一步加強了對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的支撐,國家高速公路網整體覆蓋范圍從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進一步延伸到了城區人口10萬以上的市縣,普通國道進一步補強了地市間通道和對重要景區的連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會上,周小棋還對《規劃》如何服務新型城鎮化作出詳細介紹。
他強調,在服務新型城鎮化戰略方面,《規劃》以提升和改善城市群、都市圈地區國家公路網絡化水平為重點,從三個方面優化完善路網布局:
一是強化城市群內部重要節點間的聯系,增強城市群國家公路網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力支撐城市群內部2小時交通圈構建。
二是結合城市規劃和未來發展趨勢,著力完善特大、超大城市國家公路網絡,增設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增強特大、超大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提高路網銜接轉換效率,高效服務都市圈1小時通勤需求。
三是加強中小城市和縣城對外聯系,實現全國市地級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10萬以上市縣的縣級行政中心30分鐘上國家高速公路、所有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普通國道,便捷服務基本覆蓋全國。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一定的壓力,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領域。新一輪《規劃》的實施,對穩住經濟大盤將產生哪些積極作用?
對此,周小棋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近年來,國家公路快速發展,建設投資維持高位運行,已成為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領域。
“十三五”以來,我國公路建設投資占GDP比重約為2.4%,其中國家公路建設投資占公路建設投資的比例基本穩定在36%左右,在穩投資、穩增長方面作用十分顯著。
從國家公路未來建設需求看,根據匡算,國家高速公路中仍有約2.8萬公里待建路段,另有約3萬公里繁忙路段需要擴容改造,普通國道中有約11萬公里需要建設和改造,未來建設任務仍然繁重,國家公路建設對于拉動有效投資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而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國家公路上的深度應用方面,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王松波介紹,《規劃》堅持創新驅動,將創新智能和綠色低碳作為國家公路網發展的重要原則和目標,并提出了具體實施要求。
比如,《規劃》提出要推進國家公路基礎設施智慧升級,大力發展“新基建”,推動國家公路基礎設施與信息網融合發展,不斷提高國家公路數字化、網聯化水平,加快實現國家公路網規劃、設計、建造、養護、運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
與此同時,要強化數據動態采集、更新、共享,推動與建筑信息模型、路網感知網絡同步規劃建設,將采集信息基礎設施納入公路工程建設內容,加強ETC收費系統數據、導航數據、手機信令等各類相關數據挖掘和融合應用,提升數字化管控和科學決策水平。
而在綠色發展方面,則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國家公路與鐵路等線性基礎設施的線位統籌和資源共享,優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盡量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農田,加強資源的循環利用。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