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3 21:34:07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星
7月13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一季度平穩開局,5、6月份迅速扭轉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趨勢,為全年外貿保穩提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華社圖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規模穩中有增,達到19.8萬億元,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了貢獻。
5、6月外貿增速明顯回升
“一是5、6月份外貿增速明顯回升。”李魁文在分析上半年外貿數據時表示,5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特別是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帶動全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回升。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了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為14.3%。
其次,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持續提升。李魁文介紹,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3.1%,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4.2%,同比提升了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16萬億元,增長19%;進口5.55萬億元,增長6.5%。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4.02萬億元,增長3.2%。
三是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上半年,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2.95萬億、2.71萬億和2.47萬億元,分別增長了10.6%、7.5%和11.7%。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7.8%和5.6%。
此外,我國外貿經營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主要產品進出口平穩增長。
李魁文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環境更趨嚴峻復雜,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保穩提質還面臨不少壓力。但是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我國外貿仍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外貿穩步增長原因在哪
拉動上半年我國外貿穩步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規模穩中有增,達到19.8萬億元,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了貢獻。
首先是國際市場需求相對穩定。李魁文介紹,今年以來,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外部環境風險挑戰增多,但總體來看,全球經濟仍呈現復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保持穩定。上半年,我國電工器材、集成電路、汽車等機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4.8%、16.4%、51.1%,紡織服裝、塑料制品、鞋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分別增長10.8%、14.9%、31.4%。
其次,國內生產需求潛力足。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沖擊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國內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向好,為進口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上半年,我國銅材、基本有機化學品、集成電路等中間產品進口分別增長16.2%、7.9%和5.5%。
“部分區域進出口迅速恢復有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李魁文指出,今年以來,長三角、珠三角、東北等地出現了局部疫情,相關地區外貿進出口一度下滑,但可喜的是迅速克服了疫情影響,上述地區月度外貿進出口增速快速由負轉正、恢復向好,在展現地方外貿發展強大韌性的同時,也有力保住了全國外貿穩定增長的基本盤。5月份,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8%、2.8%和12.2%,6月份增速進一步回升到14.9%、6.4%、12.8%。
四是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隨著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外貿保穩提質等各項工作加快推進,我國外貿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今年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5.5%,各類外貿主體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3.6%,比整體增速高出了4.2個百分點,拉動我國外貿增長6.5個百分點。
李魁文進一步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也一定程度上拉動進口值的增長。上半年,反映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路透CRB指數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5%,在此背景下,我國原油、天然氣、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均價同比呈現明顯上漲態勢,并拉升整體進口值增速。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