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1 15:58:33
◎《意見》規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采取“醫藥服務價格上門服務費”的方式收費。上門服務費可由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慮服務半徑、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關系等因素自主確定。
◎在盤活土地資源方面,《意見》提出,優先保障接收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項目用地需求。允許和鼓勵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于醫養結合項目建設。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不斷完善,取得積極進展,但在政策支持、服務能力、人才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難點堵點問題。
針對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和運營面臨的實際困難,《意見》提出完善價格政策、加大保險支持、盤活土地資源、落實財稅優惠等4項措施。
比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采取“醫藥服務價格上門服務費”的方式收費。上門服務費可由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慮服務半徑、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關系等因素自主確定。
河北省景縣人民醫院醫養中心工作人員陪老人散心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關于如何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問答》提出,鼓勵醫療衛生機構依法依規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醫療服務站點,提供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將上門醫療服務向養老機構拓展,為符合條件的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服務。
與此同時,各地要優化醫療資源布局,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等方式,加強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和安寧療護機構建設,支持老年醫學科和安寧療護科發展,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
要推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同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醫療服務、醫養結合簽約服務,以及醫療資源富余的二級及以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利用現有床位開展養老服務,要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收入納入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統一管理。
對于以上政策,《醫改界》總編輯、北京三醫智酷醫院管理發展研究院院長魏子檸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在醫養結合領域,多年來他有一個觀點:“養老機構無醫不活,無醫難養”,意思是醫療服務在養老機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魏子檸表示,這次《意見》提出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是對過去政策的進一步強調以及重申。在他看來,設立醫療服務站點對養老機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支持,也符合養老機構的實際需求。
“對于養老機構來說,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這幾點舉措是非常好的政策,因為養老機構的一大特點就是對醫療的需求比較大,考慮到老人患有很多慢性病,沒有醫療,何談養老?”魏子檸強調。
既然此次《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那自然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針對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和運營面臨的實際困難,《意見》提出完善價格政策、加大保險支持、盤活土地資源、落實財稅優惠等4項措施。
在完善價格政策方面,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采取“醫藥服務價格+上門服務費”的方式收費。提供的醫療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適用本醫療衛生機構執行的醫藥價格政策。上門服務費可由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慮服務半徑、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關系等因素自主確定。
在加大保險支持方面,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合理確定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醫??傤~控制指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向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定點醫療衛生機構預付部分醫保資金。
在盤活土地資源方面,優先保障接收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項目用地需求。允許和鼓勵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于醫養結合項目建設。
在落實財稅優惠方面,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相關產業投資基金支持醫養結合發展。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養結合服務。
對此,魏子檸認為,上門服務采取這樣的收費方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既考慮了醫院情況又參考了市場價格。從他本人在基層調研的情況來看,醫保落實情況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比如長期護理保險,在基層落實情況就有待加強,地方領導重視程度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關于土地和財稅的支持政策,魏子檸表示,醫養結合用地相關方面政策在基層執行時需要各部門加強配合協作,讓用地項目盡快落地。相對來說,財稅相關政策,例如床位補貼、減免費用等執行得比較到位。
此外,《意見》還針對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優化服務銜接、多渠道引才育才、強化服務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更具體的措施。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